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指出,自2014年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京津冀三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发展量增质升,2023年,京津冀经济总量从2013年的55340亿元提升至1044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莎 北京报道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十周年。十年来,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9倍。2月2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有关情况。
过去九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诸多成效。京津冀三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各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工作,着力稳增长、优结构、惠民生,区域经济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十年来,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13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4)》。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作为地缘相接、文脉相连的“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十年协同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持续升级,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
一座港口的现代化变迁,可以管窥一个区域9年多来的协同发展之效。上周,“北京CBD-天津港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于北京朝阳区揭牌成立,各企业开始“原地享受”150多公里外天津港的各项服务。海上,天津港环渤海内支线“天天班”穿梭。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交通更便利,北京到天津的城际铁路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到达,三个地区的联系看似非常密切。北京重工业的外迁,高新产业的建设,这些发展的背后对我们公民又有哪些影响呢?大家来谈谈自己的现实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