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人工智能(AI)技术已被人们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对现有的教育体系构成挑战。据英国《卫报》26日报道,英国雷丁大学的研究人员用AI生成的作业,不仅骗过了给作业打分的教授,还取得了比“手打”作业更好的成绩。
(何海宁使用AI工具生成/图)很少有人能说清,这是一场始于何时的“攻防战”。2022年,当AI刚刚爆发时,许多大学生只将它当做某种难以名状的科技图腾。他们好奇地与之对话,试图弄清它的“头脑”能否跟上人类思维的速度,输出的字符是否如机械一般冰冷。
这个春节,文生视频工具Sora一经问世便引发关注。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问题,其中有关教育的讨论热度不减,ChatGPT、Sora究竟会给年轻的学习者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AI+教育对于人才培育又意味着什么?
原标题:用AI写作业不是好学风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不少中学生把文科作业输入AI工具的聊天框,答案基本可以秒出,堪称写文科作业的神器,而且只要会用搜索引擎,就能找到简单好用的AI作业帮手。学生用AI写作业虽然省时省力,但势必削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利于掌握知识,欺骗自己也欺骗老师。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准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林龙优】编者的话:9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进行了审议。草案对学位获得者利用人工智能(AI)代写学位论文等行为,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或予以撤销学位证书处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虽然查重检测过了,但作业一读就能感受到AI(人工智能)味,没有灵魂。”1月中旬,一位经济学教授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吐槽。期末已至,不少高校老师们正忙着批改结课作业、登记分数。一个新情况出现在老师们面前:AI代写在学生作业中的出现比例不小,还有扩大之势。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以及琶洲实验室的研究者们联合提出一种有趣的手写文字生成方法,仅需提供少量的参考样本即可临摹用户的书写风格,进而生成符合该风格的任意文字。笔迹模仿 AI 的研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