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海涛 本报通讯员 张仪薇“回家了,回娘家了!”8月15日下午,刚下高铁踏上宝丰土地,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就连声感慨。这已是她第22次来宝丰县了。因为曲艺,因为马街书会,刘兰芳与宝丰结下深厚情谊。8月16日,宝丰启动马街书会常态化演出,力图破解传统曲艺的发展困境。
11月16日下午,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兰芳随中国文联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团来到郧阳区龙舟广场,为现场观众带来精彩的评书《康熙买马》选段。76岁的刘兰芳演出结束后,接受了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记者专访,她说十堰是她的第二故乡。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9日讯 2月9日,2025年胡集书会在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正式开幕。当日,当地最低气温零下11度,今年81岁高龄的知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冒严寒在书会现场表演评书《岳飞传》,吸引众多观众欣赏。
与马街书会结下不解之缘的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兰芳,今年也再次亲赴马街赶会。2月2日,刘兰芳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她已经来马街书会二十多次了,这次重新回到宝丰,回到马街书会,感觉就像回家一样亲切。
2020庚子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中华儿女的喜乐团圆。大年初一,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作出超强部署和重要指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各省市纷纷启动一级响应,全民进入防控战“疫”阶段。
她是从岁月中走出的评书大师。一人一扇一立麦,演绎忠臣良将,只身诉古说今。她的声音,是属于两代人的独特记忆。春秋60载,她经历了评书艺术从辉煌到没落,又始终初心不改,为评书艺术的发展和传播奔走。从艺数十年,刘兰芳讲过的经典故事不计其数。
“疫情面前有大爱,病毒无情人有情!”刘兰芳说,“钟南山”这个名字在她心中重如泰山,从17年前抗击“非典”到如今以84岁高龄临危不惧,依然冲锋冒险,深受感动,“体现出一种大爱精神,这是民族精神、是民族魂。我是他的粉丝,这样做,对广大人民群众也是一种激励,大家需要精神鼓舞,看到阳光。
本报讯(记者 张海涛 王冰 珂通讯员 巫鹏)1月16日,记者从宝丰县文联获悉,2024年宝丰马街书会系列文化活动安排已经确定,主题是:守望说唱,情系万家。年已八旬的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将再次参加马街书会,为观众带来精彩节目。
日前,曲艺行业可以说是大事不断,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最近,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76岁的评书表演艺术刘兰芳先生,在河南南阳武侯祠举行盛大的收徒仪式,众多河南粉丝和观众一起见证了这场评书界的收徒仪式。现场,刘兰芳赠予弟子候红莲醒木、手绢和扇子,三件礼物。
中气十足,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近日,中国曲协名誉主席、76岁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新作《钟院士,百姓心中的一座山》问世,老一辈艺术家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感人事迹为榜样,用评书礼赞英雄,致敬为国家和人民、为无数尽职守责的“钟南山”们,凝心聚力、鼓劲加油,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高唐麦秸画非遗传承人李洪涛现场为刘兰芳送上作品“连年有余”大众网记者 彭静 贾国良 聊城报道“40年前我来过聊城,当时,虽然大街上非常热闹,但是道路窄、卫生条件较差。现在,聊城道路宽阔、高楼林立,城市绿化层次分明,文化氛围也非常浓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王冰珂 通讯员 巫鹏1月16日记者从宝丰县文联获悉,2024年宝丰马街书会系列文化活动安排已经确定,主题是:守望说唱,情系万家。请广大曲艺爱好者提前安排好时间,届时观看。具体活动安排如下:一、马街书会传统民俗对戏、收徒拜师等活动。
5月26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二排左三)在山东青岛参与其弟子收徒仪式。王宇轩 摄5月26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山东青岛向徒孙赠送醒木。王宇轩 摄5月26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其弟子收徒仪式上讲话。
2024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关于表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国家一级演员、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荣获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称号。这一殊荣是对她退休后仍积极发挥余热、持续奉献的有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