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为了励精图治,富国强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便是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有一个名叫魏征的大臣,是我国历史上以敢谏著名的人物。唐太宗曾多次请魏征到住处,听他谈论政事,批评得失。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汉·王符《潜夫论·明暗》王符这句话,后来在《资治通鉴》注中得到补充,影响很大。《资治通鉴》注:“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欢兜不能蔽也。
明主者,兼听独断,多其门户。群臣之道,下得明上,贱得言贵,故奸人不敢欺。乱主则不然,听无术数,断事不以参伍。故无能之士上通,邪枉之臣专国,主明蔽而聪塞,忠臣之欲谋谏者不得进。如此者,侵主之道也。故《明法》曰:“下情上而道止谓之侵。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非的著作,是法家的代表著作,达到法家理论的最高峰。全书洋洋洒洒,有十万余言,里面不但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格言名句,流传至今,对我们现在生活也颇具现实意义。一、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