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中我分享了娃确诊ADHD的过程。但是ADHD之所以确诊那么难是因为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特异性的生理指标,可以诊断ADHD。在国内这个病的确诊现在越来越多,但我们都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既然这是一种病,那娃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近年来,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确诊人数正以迅猛的势头攀升,已经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21年5月,我国开展了首个关于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研的73992名6至16岁的在校学生中,ADHD的患病率为6.
这是很多家长在不了解多动症的情况下认为的,所以多动症真的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愈吗?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表现是孩子出现与年龄不相应的多动、冲动,症状可持续存在至青春期或成年期,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障碍。
很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非常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也不集中,甚至还乱发脾气,因此怀疑孩子患有注意力缺陷障碍多动症,其实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是属于一种异常的情况,也有可能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那么一下家长就会出现疑问了?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有些孩子的“多动”行为绝非偶然,他们如果没有经过及时、科学有效地治疗,将可能持续到成人期,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国ADHD呈现就诊率和治疗率偏低、专科医生缺乏、医疗资源配置有待提高等情况。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8日电(徐银 张少平 朱晓雨 陈银娣)开学后,有些家长总是收到的老师的反馈,孩子在学校上课期间总是东张西望,不遵守课堂纪律,在其他孩子认真听讲的时候,会找他人说话,干扰他人学习,精力旺盛动个不停,脾气暴躁爱发脾气……听到老师这样的评价,有的家长非常焦虑,担心自
极目新闻记者 沈外 见习记者 唐佳燕 李迎看到自己的病症成为“热词”,自从高中时就确诊为ADHD(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陈佩却开心不起来,她很反感有人拿它当作一种噱头。
“多动症,不是只有小朋友才会得的吗?”8月底,26岁的肖旭(化名)拿到检查报告,看着上面“成人多动症可能”的结论,有些难以置信。在此前的一项认知测试中,医生要求他从一个乱序的数字表中,找到所有的6。“我看了一会儿就又晕又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