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街小巷,不论是古老的宫殿庙宇,还是现代的商业街区,我们总能看到一对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它们或蹲或立,或威严或慈祥,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我国本土并无狮子,为何会有如此深厚的狮文化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变迁?
十几天前上映的《雄狮少年》口碑出现两极化,因为“眯眯眼”的争论被推上风口浪尖,不过抛开争论,这部动画电影的故事非常不错,无论是三位主角的努力过程还是舞狮的中国传统文化都非常值得推崇。很多人家在重要的日子、节日都会请人来舞狮子。
中国民间传统民俗舞狮子,实际上起源于中亚,是舶来品。△民间舞狮(图/网络)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西凉伎》说得很清楚: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