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张李昊纵览新闻记者 高鹏飞近日,河北石家庄平山县杨家桥乡康庄村发现一处古墓,内部现大量精美壁画,当地文物部门推断最早为唐宋时期。7月26日下午,纵览新闻记者来到古墓发掘现场,看到文物部门已经将现场围蔽保护起来,多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勘探发掘。被发现的古墓位于康庄村内。
【来源:劳动午报】近日,“2024北京公众考古季”系列活动——“北京考古·发现路城”考古研学活动在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举办。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的路县故城遗址,是两汉时期路(潞)县的治所。由城址本体、城郊遗址区和城外墓葬区等构成。
在北京中轴线正阳桥遗址考古中还发现了一个“大家伙”——身长3米的镇水兽。镇水兽名为“趴蝮”,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的九子之一。“性好水,故立于桥柱”,在民间传说中具有镇水消灾、保一方平安的能力,正阳桥遗址发现的这个“大家伙”到底什么样?
6月8日,成都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在成都考古中心隆重举行。活动现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成都市实验小学、成都市草堂小学、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签署了院校共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小小考古人”考古研学联盟(试点)合作协议。
9月26日,三星堆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一项全新的互动体验项目:“寻觅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现场”大空间VR沉浸式探索体验。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是国内首个考古发掘现场实景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也是三星堆首次将遗址区考古研究成果资源交付予游客体验。
最近,考古界最大的“网红”,莫过于安徽淮南的武王墩墓。这是经科学发掘,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2019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对武王墩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并于今年3月进入椁室发掘阶段。
中新社邢台10月11日电(裴国荣 孙立强)“在柏人城遗址以往发掘中,曾发现过规模较小的道路遗迹,这次是首次大规模地揭露柏人城的主干道。”11日,正在柏人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副主任、副教授王子奇称。
近日,几段聊城三中操场发现古墓的短视频在聊城人的朋友圈里火速传播,引发全城网友热议。7月19日上午,记者在聊城三中操场外围实地探访看到,聊城三中操场周围已经围上了围挡。通过无人机航拍看到,聊城三中操场上有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施工和进行考古挖掘工作。在航拍视频中,记者发现有三个古墓。
位于安徽淮南的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2020年启动抢救性考古发掘以来,考古人员已提取出漆木器、青铜器等各类文物3000多件。现在,考古又有哪些新发现?总台央视记者介绍现场的最新情况。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取得重要成果,椁室考古发掘正在有序推进。目前,在武王墩墓,考古人员又有哪些新发现?总台央视记者 赵晶: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武王墩墓主墓。从我所站立的坑口位置下探十余米,就能看到九间椁室。
记者1月9日从安徽省文物局获悉,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日前已全部结束,共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组)。根据墓葬规模和结构形制、出土文物及文字材料,对照历史文献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墓主人身份为战国楚考烈王。武王墩墓地是一座带围壕的大型独立陵园,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圆明园东北部,一处水渠环绕的清代皇家藏书阁院落重见天日。12月6日,北京市文物局宣布:圆明园文源阁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考古人员在这里首次发掘出完备的防火防洪设施。宫门、碑亭、月台、御路等遗迹的发现,为世人描绘了一幅野趣盎然的园林风景图。
柏人城遗址第五次考古发掘现场(9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考古队员在柏人城遗址第五次考古发掘现场作业(9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9月5日,工人在柏人城遗址第五次考古发掘现场清理泥土。9月5日,考古队员在柏人城遗址第五次考古发掘现场作业。
2019年以来,在配合聊城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董桥、大胡、绳张、付大门、郭屯、孟闫—李庙和东阿县王凤轩等处先后发掘了100余座唐代墓葬,加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莘县、冠县、高唐等地发掘的唐代张弘墓、孔谦家族墓、张元用家族墓、五里庄和固河唐墓,为人们开启了一扇认识唐代聊城和聊城人的大门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武王墩墓考古发掘获新进展多重证据指向墓主可能是楚考烈王“武王墩墓主身份可能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5月20日,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现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队领队宫希成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