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那个生于1162年5月31日,死于1227年8月25日的男人,给世界带来了太多的改变,太多的故事。他带着自己的铁骑,征战沙场,横扫欧亚大陆,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国,更让自己的后人足迹踏遍亚欧大陆,留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延续成吉思汗的血脉。
太祖龙兴朔漠,践夏戡金,荡平西域,师行万里,犹出入户闼之内,三代而后未尝有也。——《新元史》要是说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相信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就算在国外也是一样的。当初,铁木真凭借着强悍的实力统一了蒙古各个部落,组成了一支战斗力异常凶猛的队伍,可以说在那个时候鲜有敌手。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在韩山童的号召下,“苦元久矣”的中原百姓揭竿而起。浩浩荡荡的红巾军起义,令元朝上层人人自危。一向宠信奸佞的元顺帝受人挑拨,听信谗言,对宗室子弟有所怀疑。湖北麻城的南平王铁木健,相传为成吉思汗的后代子孙,乃太子真金之子。
(原创首发,全网维权,抄袭必究。本故事为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元朝末年,成吉思汗的后裔铁木健为逃避元顺帝的猜忌,携家人南逃四川。在泸州附近,铁木健决定改名换姓,将“铁”改为“余”,并用一首诗作为后裔相认的暗号。分散各地后,他们隐姓埋名,历经数百年的风雨飘摇,家族逐渐融入当地。
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传说》成吉思汗,可能是蒙古族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大蒙古国的建立者,他征服了无数的土地,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和许多没有解开的谜团。
许多人对他的认知,也许还停留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那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2004年,四川省乐山市同兴乡余家湾村中有20多户人家一同公开发声,称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曾改名换姓各自逃命,600年后靠一首诗团聚在四川。
在中国历史辉煌的上下五千年之中,中原人民社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封建社会的两千年间似乎都在维持自己所谓的“正统”地位,那些常年处于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是我们认知中的“蛮夷”和“匈奴”,但就是这些自古“低人一等”的存在,也曾在历史的主舞台区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