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生活#佛教,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分。“乘”是梵文yana的意译,大概是“乘载”、“道路”的意思。公元一世纪左右,古印度佛教内部有些人自称能普渡众生,并能运载大众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于是他们就自称为“大乘”,而把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
大乘和小乘是佛教的两大分支,大乘主要东传到中国、日本、韩国等,小乘主要南传到东南亚等地。我们生活在大乘佛教的传播之地,常常会听到一些大乘修行者把小乘修行者叫做“自了汉”,对小乘有着明显的不屑和贬低之意,大多数的人也都以修习大乘菩萨道为荣。
在佛教中,大乘和小乘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宗派和教义。佛教为什么要分大乘小乘?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有些人更加关注的是解脱个人的苦难和追求内心的平静,而有些人则关注如何利他利世,希望通过传道、布施等方式帮助更多的人。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如来在向佛派众神仙介绍“三藏真经”时,他没有介绍经卷的目录名称,而是对此进行了模糊处理,从而让包括观音在内的佛派众神仙,都认为如来推出的“三藏真经”,应该是如来本人独创,大幅度提升了如来在众神仙中的形象。
中国国佛教主要有三大分支,分别是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它们分别是属于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其中南传佛教也称作巴利语经典系佛教和上部座佛教,是佛教众多分支中之一,属于小乘佛教,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老挝、越南、缅甸、泰国以及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德宏、保山、临沧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