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快的锣鼓、翻飞的舞龙、威武的狮子……昨日,热闹的元宵社火表演为三门峡市民的新年文化娱乐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大早,三门峡国际文博城陆续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市民。“社火是不是在靠近涧河那边?”“你就随大溜走,没事。年年都有,年年都在那,准没错!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社火)之乡”——河南三门峡陕州区大营镇大营村,充满浓郁豫西特色的平垛、坠子、高跷、锣鼓,富有时代气息的武术、扇子舞,轮番上阵,吸引万余名本村及周边民众前来观看。
社火是民间庆祝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也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据说,社火在汉代仅有1天,唐代延为3天,宋代扩至5天,明代就更长:从正月初八点灯直到正月十七落灯。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
(记者张茜) 昨日上午,在热闹欢腾的社火表演中,舞龙、舞狮两项传统民俗表演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让市民们大饱眼福。“咚咚锵、咚咚锵……”当日上午9时40分,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由湖滨区崖底街道师家渠村100位村民组成的舞龙队热闹登场。
◎牛富江 牛怡青本报讯2月26日,上阳苑景区锣鼓铿锵,或急促、或舒缓、或激昂、或低沉,鼓声隆隆令人振奋,镲声锵锵震撼人心。在一位老同志大旗的指挥下,一群生龙活虎般的年轻人踏着鼓点欢腾跳跃,不时变换队形,不时齐声呐喊……湖滨区崖底街道家王庄村的玄天盘鼓队在紧张地排练。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当你老了,当你老了,眼眉低垂,灯火昏黄不定”,叶芝的诗,李健的《当你老了》,当我们的父母有一天突然老了,我们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正月十五元宵节,河南三门峡灵宝市一年一度的大型社火表演在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持续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