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珊 吴镝8月22日,中国传统七夕节,一场别具特色的双奥文化推广活动在颐和园耕织图水操学堂拉开帷幕,少年儿童可现场体验以双奥为主题元素的相关纪念品制作,市民游客可参观掐丝珐琅、造纸术流沙笺等非遗项目展示,还能聆听双奥知识讲座、观看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十五周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精湛典雅的纹饰技巧、金碧交辉的迷人色泽、动人心弦的华美气韵……步入昆明德源文化掐丝珐琅彩画传习馆,走廊和各陈列室的一幅幅掐丝珐琅彩画作品令人赞叹不已。在这里,记者和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彩画第六代传承人邓璧玲聊了聊。
珐琅工艺在云南流传甚广,相传最早为波斯工匠传入,掐丝珐琅依据材质银丝银胎被称为珐琅银,铜丝铜胎即为著名的景泰蓝,珐琅银因材料昂贵、技艺精巧,是云南珐琅工艺最具代表的品类。铜丝珐琅彩画以民间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结合的形式历经近200年。
在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下,景山公园寿皇殿建筑群、观德殿院落、护国忠义庙和西北区科普小屋,周一正常开放接待市民游客。眼下,景山公园观德殿内目前正在举办“国粹新辉·紫禁之巅——掐丝珐琅绘画作品展”,欢迎广大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掐丝珐琅画,又称景泰蓝工艺画,借鉴了传统景泰蓝工艺品中的嵌丝、点蓝技术,在平板媒介上用金属丝镶嵌出各种图型,再用釉料、釉沙、彩沙等原料点蓝着色,最后将画面做抛光处理,使成品呈现水晶般透明、亮丽的质感,也可以处理出磨砂、亚光、沙粒感、立体等多层次画面效果,还可以用无丝的沙画形式制作各种风景、山水画等。
在威海职业学院现代化建筑群间,有一座白墙灰瓦的中式四合院格外显眼。小院的木质牌匾上写着“非遗学院”四个大字,推门而入,孔子第73代世孙孔庆河老先生的书法作品——“福”字木雕影墙令人眼前一亮。院内的10多间教室宛如精致的工坊。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4日讯 为引领青年向“新”发力,持续助力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5月13日,2024“青春当先开新局”融媒采风团走进威海职业学院非遗学院,深入了解学校如何将单一的社团活动升级为传承、研究、生产全链条非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