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不强,看看学生就知道,坦桑尼亚国防军,号称东非解放军,在放枪如打战的非洲,其实力是一等一的存在,在美英法等国群殴卡大佐之前,东非解放军早已经将卡扎菲最精锐的苏械部队,按在地上疯狂摩擦,提起非洲解放军如何练成的故事,还要从乌干达入侵坦桑尼亚的战争开始说起,当时综合实力更加强悍的乌干达,在总统阿明一声令下,悍然发动了针对坦桑尼亚的侵略战争,在战争初期坦桑尼亚一败再败,然而很快经过中国培训之后的坦桑尼亚军官,组建起了赫赫有名的中械军团,发起了针对乌干达的绝地反击,一场侵略战争最后演变成为了乌干达的首都保卫战,随后乌干达又请来非洲之王卡扎菲大佐支援,结果就连总统阿明也兵败仓皇出逃。
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麦克阿瑟就率领“联合国军”入朝参战,随后越过三八线大举北进,前锋一度打到了鸭绿江边。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和美军展开了浴血搏杀。经过将近三年的苦战,终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绝对是走后门界的一股“清流”,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普通人都是想尽办法能躲就躲,更不用说走上战场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在中越反击战的时候,我国却出现了一股奇怪的“清流”,不少高干子弟为了可以走上战场,他们竟然托关系走后门,现在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难以想象。
民国初年,以广东四邑籍的在美华侨子弟为主,所组成广东空军,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传奇,陈瑞钿、黄泮扬、黄新瑞,苏英祥、林觉天等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印在人们的心中,照亮着祖国的蓝天,他们为了祖国,在空战中勇于作战,敢于牺牲,是永垂不朽的蓝天卫士,永垂青史。
中新社惠州6月30日电 题:重访东纵故地:超千名海外赤子名垂南粤抗战史。中新社记者在纪念馆内采访时了解到,抗战初期的东江敌后抗日武装为了利于生存发展,不公开使用中共领导的名义,而是采用爱国青年和华侨港澳同胞自发组织的群众抗日武装的面目出现,从香港回到惠阳的7个救亡工作队500余人,是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组建抗日游击队的基本队伍和主要骨干。
在新中国开国将军中,有一位双重国籍者,他就是上将叶飞,既有中国的国籍,又有菲律宾的国籍;还有一位双重军籍者——唯一的外籍少将洪水,既有中国的军籍,又有越南的军籍。在1955年全国将帅授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叶飞时年41仅岁。
建国后不久,为了推动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推动国际军事合作,同时也是对众多开国元勋们在革命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肯定,我军借鉴苏联军衔体系,着手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军衔制度,遂在1955年9月第一次举行军衔授予仪式。
一个国家的实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军事、经济和科技力量,简单来说就是物质力量;另一方面则是依靠政治制度、文化价值及国民形象无形中释放出强盛的影响力。文化、教育、法律、制度、国家的执行和管理能力、国民心态和形象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引言】:老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琢磨过,为啥咱中国现在虽然强大了,但提起那段抗日战争的苦日子,许多人心里还是放不下,坚决不愿意轻易宽恕当年的侵略者呢?其实呀,这个谜底就隐藏在那些为了保卫家园,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第一代空军英雄身上。他们的故事,听着就让人感慨万分,心潮澎湃。
独臂将军贺炳炎独臂上将担任过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第1军军长、后成为成都军区首任司令员的贺炳炎,战争年代11次负伤,是著名的独臂战将(1935年12月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军医贺彪用木锯锯掉贺炳炎右臂),1952年评定为准兵团级,1955年荣获上将军衔,是上将中唯一的准兵团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