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两国都发生了多次惨烈的事故,尤其是美国在1967年在地面试验阿波罗一号飞船时,由于设计了一个只有从内部经过几道程序才能打开的舱门,导致飞船发生大火时,内部宇航员没能及时打开舱门,外面的工作人员花费了近5分钟才打开飞船舱门,但一切都晚了,飞船内部一片焦黑,三名宇航员被烧成黑炭,这是一起严重的事故,但是为什么NASA要改进这个舱门呢?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返回,而神舟十二号飞船将首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东风着陆场着陆。总台记者独家专访了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揭秘了这种改变背后的初衷与挑战。
作者:陈勇 第三节:舱门机械故障的原因分析和隔离一、总体介绍:1、B737的舱门是纯粹的机械系统,一个平时工作良好的舱门如果出现故障,只会是内部机件磨损或失效引起。微小的磨损可以通过调节来补偿,但机械失效(变形、断裂、松动、卡滞等)是无法仅通过调节补偿的,需要修理或更换损坏部件。
2003年,在广袤无垠的西北戈壁滩深处,一道璀璨夺目的尾焰如同一把利剑,瞬间划破了深邃的苍穹。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肩负着国家的使命与民族的期望,独自一人向着浩瀚太空勇敢进发。从这一刻起,中国航天工程载人飞行的宏大序幕正式拉开,众多太空之旅的主角们也陆续登上了载人航天的核心舞台。
扬子晚报网5月30日讯(记者 郭一鹏 通讯员 朱德良) 5月29日凌晨2时许,南京交警高速十一大队值班室接到一起警情,在沪武高速荷叶山服务区南区,一辆空载蓝牌厢式货车驾驶员在货舱内睡觉时,舱门被人关上,内部无法打开。交警火速到达现场,帮助驾驶员脱困。
7月4日,中国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披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航天服“飞天”,轻松地旋开了天和号核心舱的舱门,成功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自己的空间站出舱的任务,在走出舱门的那一刻,刘伯明不由感慨:“哇!这外边太漂亮了!”
7月29日,本是值得美俄两国航天人庆祝的日子,姗姗来迟的俄罗斯科学号终于等到了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一天,很快,宇航员们便有了全新的科学设备和生活设施,这本是件在好事,但它们的对接却是国际空间站遇到大麻烦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