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王国维,我们不免会想到他的《人间词话》和“三重境界”。他自号“人间”,也提出了“境界说”,即:“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于是,就有了《人间词话》。不过,王国维作词的功力也是非常高的!
《人间词话》( 2018年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王国维最有名的一句话莫过于人生三境界的论断,他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人间词话》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
《人间词话》是一部札记式的诗歌理论著作,共六十四条,又有后人整理了他自己原稿中刑掉的一些条目。他认为意境是词的创作的中心问 题,境界是心与物互相统一的表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作者:陈赟(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副院长、教授)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学术大家,在文史哲等多个学科均有杰出造诣。曾有学者谈及王国维的学术,觉得王国维用功不过二十年,然“出手即高”,在所涉足的多个领域都能产生奠基性的影响。
人生之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1898年罗振玉年在上海创立“东文学社”,王国维在这里师从日本教师学习日文之余、兼学英文及数理等。罗振玉虽然是学者,但待人接物游刃有余,在二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是”提携者“ 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