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视剧我们都可以看到朝廷选举武状元的场景,只有拿下全国第一才能成为成为武状元,当时的武状元基本上就代表着全国的战力和谋略的顶点。那么武状元的战力究竟有多恐怖呢,就连号称津门第一的霍元甲都扛不住两招。
相较于文状元,武状元就没有那么出名了,这主要是武举的地位不如科举所致。其实,但凡能在武举中拔得头筹的人,都是有大本事的。比如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仅用两招便击退了霍元甲,一时间声名大噪。那么,张三甲到底有多厉害?他又是如何做到两招击退霍元甲的呢?
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武状元共有293人,分布在唐、宋、金、明、清等不同朝代,以及一些短暂政权中。以下是一些比较知名的武状元:唐代·员半千:唐代齐州全节人,原为彭城刘氏,北魏皇帝赐姓“员”。唐咸亨年间连中八科制举,垂拱年间任左卫胄曹参军,被认为是我国第一位武状元。
早在清朝时中国就有了电话机,那时的电话机还仅是一种西洋玩具,一群留着辫子的男子在电话局负责转接电话这是晚清时一大户人家的4个妾室和丫鬟,她们的年龄也就十几岁就成为了官宦姥爷的玩物。她们各个裹小脚,真是中国历史上的陋习。
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在唐朝时,有位游侠好抱打不平,能文能武,出身富贵,但几次科举下来都名落孙山。说到这,自然有人想到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其实关于黄巢是不是真的高中了武状元还真不好说,野史味道较重,不过历史中还真有一位文武双科状元,他叫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