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徐尤佳除夕,周建明要在重症病房里陪患者。对很多医生来说,逢年过节遇上值班再正常不过,唯一让周建明觉得有点遗憾的是:不能陪新婚妻子一起过婚后第一个大年夜。周建明是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重症监护室的一名医生。除夕轮到他值班。
真正的安静是大脑的休息,对人类而言,睡眠给身体提供营养并让其恢复活-William Penn。美国环境保护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分别在1974年和1999年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共噪音指南,规定医院内白天和夜晚的噪音应分别低于平均35-45和30-35分贝,夜间噪音的峰值不超过40-45dB。
饭后漱口就感觉胃里有东西往上涌,像噎住了不停的咽口水,感觉不停的咽口水会缓解胃里的饱腹感。这个时候那种饱腹感越来越强,咽口水已经来不及了,准备下车吐,可是来不及了,嘴巴不由自主的张开就看见眼前一片血雾从嘴巴里喷出来,当时吓得我用手去捂嘴,血一口一口的喷出来把老公吓得快速跑回三楼家里拿来康复新液让我喝,我怎么能喝的下去,血一口一口的还在往外喷;
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在ICU,屏幕上每一个数值里都隐藏着生与死。昼夜运转下,随时都可能响起警报音。作为ICU的护士,他们“零距离”面对患者,除了翻身、喂水、处理大小便,更多时间他们像“侦探”一样不间断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播种新生。
今年51岁的曾艳红是辽宁省台安县恩良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主任。从17年前该院ICU创建以来,她带领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挽救急危重症患者。对于ICU的医生来说,没有节假日,半夜被电话声惊醒,匆忙奔往医院是常有的事。
△护士在为CRRT(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更换置换液。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对ICU(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来说,这里依然是生死较量的战场,在被称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的ICU,春节更意味着坚守与忙碌,责任与使命。
男护士在工作中。在传统的观念中,护理被认为是女性的天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行业已不再是女性的专属,男护士也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在湖南省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就有一群“男”丁格尔,活跃在临床救治和护理一线,他们的日常是怎样的度过的?
电视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中,有一段台词治愈了许多网友。身为医生的男主,对从事殡仪工作的女主说:“我是生的守门员,而你是死的摆渡人。”同为“生的守门员”的急诊科医生卢骁,同时也是一位短视频博主。在他公开的视频里,记载的不仅仅是工作的日常,更是人间相聚和离别的角斗场。
在我的印象中,ICU的病人,不是深陷昏迷状态,就是插着呼吸机和死神做着最后的抵抗。第一次自己摔跤把骨头摔断,第一次在急诊病房过夜,第一次在病房,面临现实与亲情的博弈,第一次动手术,还有就是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住进ICU.。
转自:宁波晚报近日,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的ICU(重症监护病房)在一个晚上收治了5名心梗患者。令人揪心的是,这5名患者均有抽烟和熬夜的不良生活习惯,平均年龄40岁不到,其中病情最重的一位患者已经上了成人体外膜肺氧合(ECMO)进行抢救。
5月8日0点,李知音又开始了一个与往常无异的夜班。作为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管护师,她在ICU病房度过了无数日夜。除开某些惊险的抢救时刻,琐碎细致的护理工作占据了更多时间:气道护理、管道护理、皮肤护理、基础护理……每一项都比“打针挂水”听起来复杂得多。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