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要读懂《庄子》并不容易,以至于《庄子》流传最广的是里面的寓言故事。实际上,这是很可惜的事情。现代人非常有必要读懂《庄子》。乱世与人性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中期,天下打成一团,个人怎样面对乱世?庄子用一个字“化”。不能与乱世保持距离,只有跟它一起变化。
实际上,早在两千年前,庄子就用过这种方法了。而庄子引申老子的思想是有根有据的,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是从《道德经》某一章衍生出来的一些观念。所以,在《庄子》中,老子一出现,就是悟道的人,可以回答人生的所有问题;
《庄子·人间世》中藉孔子之口教导颜回说:“你心志专一,不要用耳去听,要用心去听;不要用心去听,要用气去听。耳只能听见声音,心只能了解现象。至于气,则是空虚而准备响应万物的。只有在空虚状态中,道才会展现出来。空虚状态,就是心的斋戒。”
开篇,庄子先提出他的观点,他说:“世人认为道可贵,是因为书本的记载。书本不过是话语而已,所以话语是可贵的。话语可贵之处在于意义,意义有它的根据。意义的根据不能靠谈论来传递,而世人却因为重视言论而传述成书。世人虽认为书本可贵,其实并不是那么可贵,因为他们认为可贵的并不是真正可贵的部
我在国外念书教书,发现外国人喜欢道家超过儒家。他们觉得儒家是伦理教条,学儒家压力很大,因为孝悌忠信的道德是一辈子做不完的。如果一天到晚想着道德上的要求,就会觉得人生有很多压力;放在人与人的关系里,由近到远,总有种紧张的关系。相反,道家比较重视个人心灵的解脱,要获得解脱就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