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正月十一)是兴宁市坭陂镇文东村狮子塘陈屋的赏灯日。这天下午,家家户户早早准备好了鞭炮长龙,吉时一到,花灯升起,祖屋内外鞭炮齐鸣,红色火龙与烟雾散做喜庆之气,飞入家家户户。烟雾散去,人山人海中便迎来了气势磅礴的“舞龙跳凳”表演。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赏灯活动时间,我市各个姓氏的家族成员都赶回祖屋热热闹闹地庆祝赏灯。各地舞龙舞狮、锣鼓喧天的场面,无不让人感受到兴宁“赏灯”大过年的热闹气氛。在宁新街道的古民居九厅十八井,记者看到,罗氏家族正敲锣打鼓、舞龙舞狮,用最隆重的仪式将花灯请回老屋。
在我们兴宁,“赏灯”是一项喜庆的大型活动,主要在正月初九至正月十四举行,而正月初六就有人接花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推动一代代人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也需要一代代人继承和发扬。
赏灯未过,年味依旧浓。2月10日(正月十三)正是兴宁市坭陂镇汤一村福公屋的赏灯日。当夜晚第一声鞭炮在祖屋禾坪响起,这座福公屋热闹起来。厅堂内外宗亲族人、亲朋好友、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一场别开生面的客家宗族酒文化习俗——“猜码”活动,正演绎着坭陂赏灯文化的独特魅力。
↑由于防疫需要,今年各地的赏灯都简朴了许多,图为正月初十兴宁龙田镇磐石围过赏灯节举行“请灯”“上灯”仪式。 (汪颂生 摄)○ 明清时期的兴宁“赏灯”上元,即元宵节,元宵赏灯习俗自汉代以来就有。而兴宁自明嘉靖年间也有了对上元节的描述。
2月4日,年初七,梅州兴宁新圩镇新北村蓝塘彭屋举行传统的“上灯”习俗,祈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大年初七,在梅州兴宁新圩镇新北村传统的围龙屋蓝塘彭屋前,鞭炮声连连,人声鼎沸,这是村里“上灯”的日子。“上灯”是兴宁客家人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当地有句俗语:“上灯大过年”。
1月24日,兴宁区2025年“万家灯火”新春灯会在南宁市狮山公园正式启动。新春灯会以“万家灯火映团结·同心筑梦迎新春”为主题,设置传统花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花灯、市民灯展区,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文艺演出、欢乐元宵游园、许愿灯祈福、新春花市、美食市集等系列活动。
丰顺埔寨银花四溢,彩光璀璨,国家级非遗项目“烧火龙”在此盛大上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百侯龙珠灯会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在古老的围屋里,兴宁“赏灯节”正在进行接灯仪式。“赏灯节”这天,族人会舞龙舞狮,热闹庆祝。兴宁自古有“赏灯大过年”的说法。“灯”被客家人赋予了“人丁兴旺”的美好寓意。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2月5日,是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这天,人们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舞狮子,尽情欢乐、游玩,之后便带着“愿年年佳庆,永保团圆”的期盼,踏上新一年的路途。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2月24日,是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在我国有种说法:“过完元宵才算过完年。”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都特别重视闹元宵。而在梅州,元宵节向来是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烧火龙表演配合四散烟火,十分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