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长江上游轨道第一隧”——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穿江隧道全段精准贯通,穿江隧道作为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的重要控制性节点,建设过程中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过程中到底拥有哪些“黑科技”?如何实现“智慧”穿江?上游新闻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在重庆南山149米深的洞室内,万里长江高铁第一隧——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长江隧道,正在火热施工。地面上车水马龙,而在地下,长142米、重3500吨的“钢铁巨龙”正徐徐转动着刀盘,匀速向前掘进,它就是为长江隧道量身定制的“长江号”盾构机。
交汇点讯 1月22日,在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南通海门侧施工现场,涂装着蔚蓝色巨浪的“江海号”盾构机刀盘在1600吨和400吨履带吊双机配合下,完成“空中转体”后缓缓下移,与始发井中的主体精准对接。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开挖直径达16.
第1眼-重庆广电消息,近日,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公布了2024年重庆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第一批)名单,22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肩负重庆轨道交通领域首条穿江隧道建设的轨道交通27号线土建工程8标段,成为本次唯一上榜的轨道类智能建造试点项目。
9月7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江苏两座长江隧道建设有新进展。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开启穿江之旅9月4日,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掘进突破1千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正式开启穿江之旅。
今天(5月3日),位于江苏南通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关键控制性工程——长江盾构穿越工程完成管道敷设,主体工程全面完工。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江苏海门的长江北岸,是中俄东线长江盾构穿越隧道的起点,它就是从这里穿越长江底部,抵达到长江南岸的常熟市。随着三条直径约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9月5日),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正式开启万米穿江作业。沪渝蓉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快报讯3月6日下午,世界最大盾构直径高铁隧道崇太长江隧道1号竖井地下连续墙首幅钢筋笼顺利吊装。在江苏太仓崇太长江隧道1号竖井地下连续墙施工现场,350吨履带吊将首幅钢筋笼顺利吊装,这是继上海崇明3号竖井完成施工后,全力推进的又一座竖井。崇太长江隧道全长14.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永芹 罗斌2月11日早上不到七点半,天刚亮,地下83米——长江上游轨道交通第一隧道内已是一派忙碌:右线隧道内,50多名建设者正在对右线盾构机进行组装;左线隧道内,6名建设者正在对组装完后的盾构机,安装负环管片(没进入正洞的管片)……2月11日,轨道交通2
据上海崇明消息,日前,“领航号”盾构机掘进突破2100环,从崇明向江苏太仓掘进超过4200米,正在下穿长江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的掘进现场,盾构机在“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状态下以每日16至28米的速度自主向前掘进。
隧道的管片预制有了“智慧工厂”,可实现从钢筋下料、入模浇筑到蒸养出窑全自动生产;地下盾构机施工现场,前方挖掘的同时,盾构机后头还有构筑修建功能,会在钻好的“毛坯”隧道内部,自动“精装”……这样的场景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崇太长江隧道项目智能建造基地的日常。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备受关注的海太长江隧道正在长江边火热建设中鲜为人知的是在科教新城复游城附近的地底下也有一条隧道已经投入运行一年多了这是一条专供高压电缆“走”的电缆隧道在科教新城复游城路与南星路交界处的绿化带中,安装有两台电力变压器,还有一间很小的房子,墙上有一块“220千伏太安电缆隧道”的标志牌
2025年2月6日,“领航号”大型盾构机掘进突破2100环,从上海崇明向江苏太仓掘进距离超过4200米,正在下穿长江刀鲚种质保护区。中铁隧道局工作人员在高铁隧道内操作自动化吊机安装高铁弧形件。据了解,“领航号”大型盾构机启用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
新华社武汉2月20日电(记者廖君)总重4400吨的“三阳号”盾构机24小时马不停蹄地向前掘进,500余名地铁建设者坚守岗位,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长江最宽隧道——武汉地铁7号线春节期间顺利横穿长江江底,可望年内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