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广东发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作用经验交流会在广州举办,总结交流全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对进一步发挥基地作用进行部署,推动广东侨联文化交流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团结凝聚侨界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贡献力量。
中新网清远4月13日电 (许青青 徐旭霖)春日的茶园绿意融融、生机勃勃,“汇聚侨心侨力激发侨村活力赋能‘百千万工程’”——英德市英红镇归国华侨文化艺术沙龙暨春茶品鉴会12日在广东清远英德市英红镇红卫社区的茶园内举行。英德市英红镇归国华侨文化艺术沙龙。
1月17日,“华侨华人与海外粤菜历史文化展”在广州华侨博物馆开展。该展展出近200件海外中餐馆菜单及相关藏品,旨在以菜单为媒介,以粤菜为桥梁,向观众讲述粤菜在海外的发展故事。图为展览开幕式上展示的粤菜新春贺年宴。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图为市民参观展览。
5月13日至14日,广东省侨联在广州组织开展发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作用经验交流活动,首次召开经验交流会,21个地市侨联、39个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相关负责同志等约100人出席会议。期间,参会人员还现场考察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广州西关永庆坊。
粤菜这抹舌尖上的乡愁,伴随广府人的脚步,在异国落地生根,成为维系华侨华人社会的重要纽带之一。据介绍,本次展览由广州市委统战部指导,广州华侨博物馆与广州酒家集团联合主办,共展出近200件海外中餐馆菜单及相关藏品,其中大部分展品由陈灿培、李碧清夫妇捐赠。
中新网1月29日电(王俞茜)2024年1月8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东山+”青年创客团队举办的第八届东山文化保育工作坊“冬令营”正式开营。本期冬令营活动从8日持续至19日,为期12天。
5月13日,广东省侨联在广州召开发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作用经验交流会。广东省侨联和21个地市侨联、39个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相关负责同志近百人齐聚一堂,交流经验,以期更好地发挥侨联弘扬中华文化职能作用,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
中新社江门12月26日电 (记者 程景伟 郭军)广东省江门市人大常委会26日通报《江门市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制定及实施准备情况。据介绍,《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江门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遍布世界各地。
近日,《广东华侨史》三卷本编写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研究部署编修工程收官阶段及后续工作。会上,《广东华侨史》三卷本文稿正式交付广东人民出版社编校出版。《广东华侨史》三卷本分为古代卷、近代卷、现当代卷,另有中英文对照插图简本《广东华侨史》。
中新网广州10月27日电 (记者 蔡敏婕)“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故事会——“我和祖国有个约会”侨界故事分享会26日在广州华侨博物馆举行,本次故事分享会通过“侨”见非遗、新时代“侨”力量、跨越重洋赤子“侨”心三个篇章展开,带领观众了解粤剧、粤菜、中医药等文化在海外传播历程,
7月17日,广东开平,自力村内的碉楼群。广东侨乡开平,以碉楼而闻名,2007年6月,“开平碉楼与村落”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当前正值暑期,一座座别具侨乡特色的碉楼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这里是全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华侨住宅区,阳光透过树梢,洒在静谧的华侨新村,周末来这里city walk,风情刚刚好。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广州华侨新村筹建70周年。广州华侨新村的建设是党和国家关怀华侨的具体范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