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记者26日从蚌埠市文化体育旅游局获悉,在2024年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安徽省7个年度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中,固镇县垓下遗址位列其中。垓下遗址处在沱河的河湾地带,位于蚌埠市固镇县县城东25公里,该遗址不仅是楚汉决战的古战场,也是淮河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城址。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垓下遗址是楚汉决战之地,位于固镇县城东,濠城镇北,沱河南岸。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垓下之战,演绎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活动现场,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在垓下遗址公园里上演。
近年来,固镇县垓下遗址管理中心围绕打造省级研学基地目标,立足垓下资源禀赋,整合特色优势资源,完善研学服务体系,着力推进文物保护、场馆建设、文化挖掘,奏响研学事业“铸魂育人”的时代主旋律。坚持高位推进,统筹文物保护利用。
近日,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在开幕式上,备受瞩目的“第二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正式发布,由中共固镇县委宣传部精心推报的“垓下遗址景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案例成功入选,成为蚌埠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案例。
“安徽最古老的城”“固镇历史的第一页”人们这样总结被列入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在安徽省固镇县垓下居委会境内的一次发掘,不仅将固镇人对历史回望的目光拉长,更是填补了淮河流域无史前城址的空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近年来,固镇县立足垓下遗址历史文化优势,按照“保护文物资源、挖掘文化底蕴、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旅游发展”的思路,积极稳妥推进垓下遗址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截至目前,景区累计游客接待量已突破12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超1亿元。加强遗址保护,推动考古研究。
近年来,安徽省固镇县深入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举全县之力,统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赋能经济发展的动力。聚焦独特优势,深挖文化资源。固镇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称为“最年轻的县,最古老的城”。
端午节期间,蚌埠市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展销活动在固镇县垓下遗址公园开幕,让市民游客在游览垓下千年古战场的同时遇见传统非遗之美。花鼓灯、泗州戏、二鬼扳跤……在主舞台区域,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展演,引得阵阵欢呼。
来源:【人民网】4月的固镇,是粉色的。春暖花开,走进固镇县谷阳城遗址公园,47个品种樱花、1500亩土地、15万株樱花树,在蓝天白云下,打造出一片粉色的花海。“带孩子来这里不仅能赏花,还能感受历史文化,一举两得。”市民胡海洋带着两个孩子,骑着自行车,快乐地穿行在花海中。
新华网合肥7月12日电(汤阳 钟红霞)盛夏时节,走进安徽省固镇县垓下遗址景区,曾经的古战场如今绿树成荫,“霸王别姬”大型雕塑巍然矗立;浣发池旁,两棵古树桑榆缠绕;遗址展示馆前,前来研学的中小学生络绎不绝……固镇航拍图。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今日从固镇县获悉,当地从现在起,临时关停垓下遗址景区及津浦铁路固镇站遗址公园。固镇县发布的公告显示,根据安徽省气象台预报,8月26日夜里至28日安徽省有一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沿淮淮北有大暴雨,大别山区局部有暴雨。
在安徽皖北 有这样一座小县城 是安徽最年轻的县城 却拥有安徽最古老的城址 2000年前著名的“垓下之战”发生在此 开启了汉王朝400年基业 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曾在此为官 写下《说文解字》 开字典之先河 这里就是固镇 这是一座彰显楚风汉韵的文化之城 4600
垓下因战争扬名二千多年,它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公元前206一202年,楚汉争霸,刘邦与项羽大仗小仗打了七十余次,最后决战于垓下,史称“垓下之战”。刘邦帅七十万汉军,围困项羽十万楚军。汉将韩信用计,四面楚歌声起,楚军心涣散,被汉军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