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敌人这次纠集了约万余人,其中有:骑兵六百人,各种炮百余门,汽车二、三百辆,汽艇二、三十艘,坦克十余辆,飞机八架,由徐州、泗县、宿迁、淮阴、盱眙、五河等地出动,以半城、青阳为目标,分五路向我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分进合击,妄图一举歼灭我新四军四师主力,摧毁我淮北抗日民主政权。
罗应怀将军罗应怀将军,原名罗映怀。1915年12月9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高桥镇独山寨村罗家湾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因为父母多病,罗应怀8岁时外出讨饭。10岁时外出到富农家当长工。参加黄麻起义60周年纪念活动时在红安烈士陵园留影。左起:胡奇才、罗应怀、周世忠。
来源:中国军网以弱胜强的朱家岗战斗■张瑞安 段良润1942年12月10日凌晨,新四军第4师第26团在宿迁朱家岗遭到日军1500多人偷袭,陷入重围。新四军指战员依托村落圩墙,英勇果敢战斗,打退日军,并歼敌280余人。
在这场生死搏斗中,我新四军第四师九旅二十六团不到900名指战员,抗击了日伪军1500余人的偷袭围攻,经过接近一天的激战,最终以牺牲73名、负伤68名指战员的代价,消灭日军280余人,取得了战斗胜利,谱写了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光辉篇章,也在宿迁大地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英雄主义颂歌。
今天——2023年10月21日,我们新四军第四师九旅的部分后代,分别从北京、上海、西安、南京、南宁、杭州、深圳、无锡、宿州、盐城等地,来到泗洪县朱家岗烈士陵园祭奠英烈,致敬英雄,共同缅怀在战斗中牺牲的73位烈士,追思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建立的伟大功绩。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各师整编情况图(1941年1月—5月1日)宿迁不仅是闻名中外的酒都,还是革命老区,分属于我们党领导创建的苏北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都处于全国19块根据地之列),刘少奇、陈毅、张云逸、邓子恢、黄克诚、彭雪枫、罗炳辉和李一氓、刘瑞龙等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新四军第三
罗援:喋血战旗 群英拔筹——《百面战旗红》之“战斗模范连”精神特质诵读:李同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无数战斗连队中,被称之为“模范连”的必定是尖子中的顶尖,拳头中的铁拳。新四军4师9旅26团1营1连就是这么一支响当当的“模范”连队。“战斗模范连”诞生于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
韦国清上将,是我党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韦国清将军曾长期战斗生活在宿迁境内,参与领导开辟和巩固发展了淮北和淮海抗日根据地,与宿迁人民结下了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