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这位中国呼吸疾病领域的领军人物,用他的一生书写了医者仁心的辉煌篇章。从他坚定的目光到他果敢的决策,从他执着的科研探索到他无畏的临床实践,他的人生不仅仅属于医学,更属于一个在艰难时刻勇敢挺身而出的时代楷模。
钟南山,这个放在今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在2003年就已经是感动中国了。当时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他临危不惧,科学判断,曾经连续奋战38个小时直到病倒在一线,他对广东省卫生厅的人员说:“把危重症的病人全部送到我这里来”,通过科学研判对社会说:“非典型肺炎并不可怕,可防可治可控”,这个声音通过媒体迅速传遍世界,人们紧张的情绪终于开始安定下来。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抗疫斗争最鲜明的底色。钟南山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面对党旗,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庄严领誓,两名新发展预备党员也在武汉采用远程视频的形式郑重宣誓。
她也在这本书的结尾分享了钟南山说过的一段话,以此激励疫情中的每一位读者——“始终不安于现状,这好像是我生命的主轴……所以我一直在往前走。假如所有人都有这么一颗恒心,都有一个追求,然后努力朝前走,就会有很大的收获。每个人都能这样,不枉过这一生,这个社会就会进步很快,国家也会进步很快
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1、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2、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3、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4、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5、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6、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7、解放军总医院卫勤部部长——张思
钟南山如一件兵器。一身蓝色的防护服,连口罩也不例外。护目镜里的目光坚定凝重,一张冷峻的脸由远及近,散发出金属般的光泽。 说起话来,他的表情一点儿也不丰富,也没有一句多余的客套话。这一切让他给人以兵器一样的感觉。仿佛有一种东西从内部透出力量。
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2020年的新冠疫情,作为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钟南山敢医敢言、勇于担当,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也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
1月18日,星期六,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到赶往武汉的紧急通知。时值春节前夕,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陆续踏上回家的路。当天去武汉的航班已无机票,火车票也非常紧张。颇费周折,钟南山才挤上了傍晚5点多从广州南开往武汉的高铁。
钟南山,2003年中国抗击非典疫情的领军人物。2019年底,武汉新冠肺炎爆发,这位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再次临危受命,逆风而行,他以令人景仰的学术精神、严谨细致的科学研究和舍身忘我的高尚医德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坚实力量,为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