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大河网记者 莫韶华“您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让年轻人了解豫剧?现在年轻人听戏的比较少,但是传统文化还是需要传承的。您觉得应该怎么做呢?”1月18日,网友在顶端新闻向出席河南两会的河南豫剧院一团团长李金枝发问。看到网友的问题后,李金枝从专业领域第一时间给予了回复。
顶端新闻·大河网记者 莫韶华/文 贾志昊/图 李彤/视频说起豫剧,全国人都会先想到常香玉,作为豫剧的代表人物,常派创始人、豫剧六大名旦之一,常香玉一生信奉“戏比天大,艺无止境”,但是目前在建的常香玉纪念馆位于巩义一所小学校院内,难以承载其应有的公众期待和社会职能。
1984年洛阳地区豫剧二团进京演出,当时的李金枝还是一名青年演员,其主演的《泪洒相思地》和《金鸡引凤》,以精湛的演技博得观众的好评,被人们称赞为“洛阳小牡丹”。而当她再次赴京参加第二届中国戏剧节时,其主演的《风流女人》又荣获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豫剧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又称“河南梆子”,是一种主要流行于河南及周边省市的地方戏曲,博采众长,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乐、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同时融入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元素,传承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祁思元 通讯员 贾鹏波 陈笑迎“线儿长长,针儿密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红旗……”3月17日,在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吕村的党建文化广场上,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豫剧院一团团长李金枝的一首豫剧《江姐.绣红旗》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豫剧十大名旦李金枝,国家一级演员,常派得意门生。李金枝扮相俊秀,唱腔优美,擅演现代戏。18岁时就崭露头角,在四十多年的舞台上,成功塑造了王怜娟、杨花、江姐、常香玉等诸多人物形象,成为观众和戏迷最喜欢的豫剧演员之一。李金枝,1962年出生,洛阳孟津人。
这是一台特殊的戏剧演唱会,老中青少四代演职员同台献艺,重现百年风雨兼程、百年丰功伟绩。6月17日,为展现建党百年来的辉煌成就,河南豫剧院在朝阳沟大剧院举行了“豫苑丹心颂党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河南豫剧院党委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