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秦始皇安排徐福东渡开始,历代帝王大都幻想着能够掌握长生之道,即便到了今天,科学家依旧在寻找着能够使人类长寿的方法。可就在1965年南京象山,考古专家发掘出一座千年古墓,惊喜地挖出200多粒“长生不老仙丹”。这些“仙丹”真的管用吗?如果管用墓主人为何还会离世呢?
南越国控制范围曾经,在广州市内的越秀山旁有一座小岗,形如卧象,故称象岗。象岗最初与越秀山相连,是越秀山的一部分。明洪武年间,广州城扩大,象岗被凿穿,脱离相连的越秀山,开出一条大道,成为新城的北门,是广州城的军事重地。改革开放后,这里成为广州重要的建设区域。
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18日消息,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当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开幕式发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王墓榜上有名。
澎湃新闻获悉,近日,位于上海的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广州南越王博物院,推出“大汉海疆:南越航海文明展”,展出154件/套出土文物,囊括目前世界唯一的完备丝缕玉衣、西汉最大的金印、汉代唯一的龙钮帝玺等,展览展示了南越国独具特色的岭南风貌与航海文化。
两汉盛行厚葬,因而留存下来很多豪华的墓葬,即便经历两千年来反复的盗掘,在今天还是有很多陵墓留下了许多非常值得一看的出土文物,它们有满城汉墓、徐州汉墓、永城汉墓、临沂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南昌海昏侯墓以及这里要讲的广州南越文王墓。
8月20日晚八点档央视综合频道将播出《中国考古大会》第十三期《探秘岭南文化瑰宝——西汉南越王墓》。本期节目将时间标尺拨回到2100多年前,探秘被誉为“岭南文化之光”的西汉南越王墓,届时,节目将带领观众从南越王墓的璀璨瑰宝之中,见证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发展,海内外贸易的繁荣,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文明的交融与互鉴。
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见证了古代中外贸易的繁荣与发展,留下了不少海丝文化史迹。潮新闻记者走进南越王博物院,寻找两千年前的海丝遗迹。走进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一方精美的蒜瓣纹银盒吸引着游客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