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欣 (西安交通大学)“没有一个i人能不对天大这两门课心动!”近日,天津大学的《恋爱心理学》《幸福学》双双走红。从学会恋爱,到收获幸福,有大学生隔空喊话:“我是真的很需要!”(11月14日《中国青年报》)恋爱心理学等大学选修课的开设与火爆已经不是个例。
继开设性心理学、幸福学等课程后,近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又开设了一门专门针对学生情感发展教育的课程——《恋爱心理学》。据介绍,近年来,有大学生觉得难以应对恋爱亲密关系,从而出现不想恋爱、不敢恋爱、不能恋爱的情况。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滕一韬 章然 实习生 盛卓然 通讯员 林晓莹“为什么他居然还在给前女友的朋友圈点赞?”“我喜欢他(她)但他(她)不喜欢我,怎么办?”……这些问题,不是社交平台上的“求助帖”,而是大学课堂上同学们提出的真实问题。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某教师开设的《爱情心理学》课程被曝有涉嫌性别歧视的不当言论,该学院表示,目前爱情心理学课程已经暂停,此教师不再担任这门课的任课老师,将由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老师负责完成后续课程。夫妻肺片里可以没有肺,但《爱情心理学》里怎么能没有爱情?
近年来,天津大学把“爱与幸福”作为课程引入校园。学校开设了恋爱课、幸福课,并纳入全校公共选修课程,这些课在青年学生中迅速走红,成为全校最难抢的课之一。主讲“恋爱课”的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王小玲,被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上了恋爱课,能脱单吗”。“幸福没有公式,但有体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周林怡在浙江工商大学,“恋爱心理学”一课的教室很好辨认——每周四下午,管理学院教学楼内,那间在静谧的走廊中时不时传出阵阵笑语声的教室便是。“男生为什么走在路上会突然开始空气投篮?”“为什么很多事情女生不愿意直说?”……不大的教室内,气氛火热,座无虚席。
文 | 尤小立(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近日,国内某“双一流”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爱情心理学”的讲课内容引起了不少批评,有些网友的批评还很尖锐,甚至直接称之为“女德班”。当然,这种断章取义、乱贴标签的批评方式并不可取,但其中反映的一些问题也应适可讨论。
潮新闻 执笔 王晶 实习生 顾思睿“我们都认识这么久了,他行为上明显也对我‘有意思’,怎么还不表白?”学生石泱在课堂上大方分享起自己的恋爱故事,授课老师胡乃岩和周围的同学们一同耐心倾听,教室里座无虚席……这一幕,在浙江工商大学的“恋爱心理学”课堂里上演。
天津大学恋爱课上可以学到什么爱与感知幸福能力是一门实践的学问近年来,天津大学把“爱与幸福”作为一门学问引入校园。学校开设了恋爱课、幸福课,并纳入全校公共选修课程,这些课在青年学生中迅速走红,成为全校最难抢的课之一。
“幽默!”“有责任感!”“爱运动但不要有汗臭味!”“喜欢大自然!”“自信!”在第一堂恋爱课上,来自武汉大学的孙艺菲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此起彼伏地喊出理想异性的特点。授课老师将黑板分为左右两半,左边写下女生心中理想的男生特点,右边则是男生理想中的女生特点。
据民政部数据,2024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343万对,仅为2014年同期694万对的一半左右,创近十年新低。年轻人高喊“不婚”,但大学校园里的“恋爱课”名额却是百人争一。浙江工商大学教师胡乃岩开设了一门“恋爱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