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4日讯 近日,市北公安双山派出所接到群众报称,在辖区玉潭路上某饭馆,有一位老人长时间在门口徘徊,疑似迷路,希望民警给予帮助。接警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看到老人衣着单薄,脚穿拖鞋,民警询问老人相关情况,老人语无伦次,说不出具体信息。
“你是谁?为什么来我家里了?”简单的一句话,让57岁的党国庆崩溃了。他年初从马鞍山辞职回到西安临潼,照看疑似患阿尔茨海默病的85岁母亲。近一年的时间里,党国庆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只能靠香烟和浓茶强撑精神,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照料母亲的琐碎生活。
【编者按】近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在一篇自述中提到,母亲今年85岁,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症。在50多岁的年纪,他变成了一名“全天候护理人员”:制作软质食物;喂饭;清理地板痰渍……在这个老龄化社会,“今天你可能风华正茂,但是你早晚都会遇到。
今年4月,一篇“北大教授成24小时照护者”的文章刷屏,文中主角胡泳今年50多岁,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他的母亲今年85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症3年,胡泳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母亲的“护工”。
前言曾经温柔体贴的母亲渐渐失去自理能力,甚至变得像个孩子一般任性时,作为子女的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北大教授胡泳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真实而残酷的答案。而在他身后,还有4400万个家庭正遭受着同样的煎熬。面对衰老的双亲,我们究竟该如何抉择?是全身心投入悉心照料,还是忍痛将他们送入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