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儒学史的朋友们或许都知道,秦火之后,汉唐经学倡“周孔之教”,宋明理学重“孔孟之道”。实际上,自唐宋以来,孟子逐渐成为后儒心目中最“懂”孔子的人,并由此跻身“亚圣”之位,“孔孟”合称也成为学界的共识。
孔子名孔丘,是古代春秋时期儒家文化的创始人。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生前教导了无数学生,影响深远,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尊敬与崇拜。他的得意门生孟子,更是以其卓越的思想和深厚的学识,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代表。提起孔子,孟子便是不可或缺的名字,二人共同为儒家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
光明日报 | 作者 李舫孟子:用心灵影响世界山东邹城亚圣庙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山东邹城孟庙亚圣殿前祭孟大典 资料图片两千多年来,《孟子》这部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作品,对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和文化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宗符10·8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伊茂林儒家思想也被称为“孔孟之道”,人们把孟子与孔子并称,可见孟子的地位是很高的。孟子的诸多故事中,流传很广的是“孟母三迁”,说的是孟子小时候,他的母亲为了让他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曾带着他多次迁居。“三”是概数,多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