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中旬举办的首届阳泉刘慈欣故乡科幻文化活动周上,《刘慈欣创作年谱》首发。2001年,银河奖变更了评奖规则,一位作家可以有多篇作品获奖,于是刘慈欣连续4年有两篇以上作品获奖,其中两年更是有3篇获奖,在银河奖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用想象力去接触我无法到达的神奇时空、无法触及的太空领域。”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用《三体》打开了中国科幻小说的大门。他曾是计算机工程师,那些漫无边际的抽象概念,在他的想象中仿佛触手可及。
10月18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首日,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接受记者采访,他表示,科幻文化正在不断变化,此次大会,全世界的科幻作家共同探讨科幻文化变化,促进科幻文化更好地发展。【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10月18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首日,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接受记者采访,他表示,有一种力量正在取代作家、编辑,就是ai智能,他坦言,不知道人工智能给他留下了多少时间。【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在本届科幻大会上,众多科幻界大咖来到现场。10月18日,加拿大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与刘慈欣共同参加新闻发布会,索耶不仅用字正腔圆的中文向未来说了句“你好”,还将刘慈欣称作了中文科幻在西方科幻语境中的破冰者。
2015年他凭借长篇小说《三体》一举斩获雨果奖 ,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亚洲作家。“ 无限长的曲线就是宇宙的抽象,一头连着无限的过去,另一头连着无限的未来,中间只有无规律无生命的随机起伏,一个个高低错落的波峰就像一粒粒大小不等的沙子,整条曲线就像是所有沙粒排成行形成的一维沙漠,荒凉寂寥,长得更令人无法忍受。
10月18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首日,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接受记者采访,针对如何成为一名科幻作家?他提了两点建议,第一是不要局限于自己身边的一亩三分地;第二是先从业余作家做起,等有一定成就时,再去成为专业作家。
2022年12月10日11点,万众期盼的国产动画片《三体》正式开播,当晚9点总播放量已突破1亿次。在开播的前一天,其原著作者刘慈欣录制了一段演讲视频,他阐释了在浩瀚宇宙中,渺小人类存在的意义,其深刻和诚恳令人震撼。
电影《流浪地球2》正在春节档火热上映,1月29日下午,原著作者、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通过个人微博发布了自己“二刷”《流浪地球2》的观影体验。刘慈欣写道:在本地影院中再次看《流浪地球2》,仍然很震撼,影片信息量巨大,每次都能发现新的细节,有新的感觉,耐人寻味。
◎本报记者 何沛苁近日,在未来事务管理局主办的第四届另一颗星球科幻大会(APSFcon)上,50多名科幻创作者、科研工作者、艺术家、哲学家围绕“科幻作家最近在研究什么”“科幻与影视新语言”“中国科幻两极”等内容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