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作家、国内左宗棠研究领军人物徐志频的新著《左宗棠与李鸿章》面市。以当代眼光全面深入比较左、李二人在求学、立志、团练、幕僚、建军、办企、剿捻、海防、洋务、志节等十大方面的不同之处,点滴还原其中的合作与争斗,谋略与计算,复杂与诡异,无奈与挣扎。
1840年,亚欧大陆西端的岛国——大英帝国出动了一支由20000人、40余艘蒸汽战舰组成的远征军,跨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不远万里出现在大清帝国东南沿海的洋面,在英军降维式的打击下,古老的大清帝国一败涂地,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是为鸦片战争,从此大清帝国进入风雨飘摇的晚清
1875年,清政府的朝堂之上,李鸿章和左宗棠两位朝廷重臣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新疆乃贫瘠之地,我大清这么大,不要又如何?”“目光短浅之辈!无论如何,新疆必须收复!”最终,左宗棠老将军力排众议,成功换取了慈禧太后的信任,但是慈禧却只给他五百万两白银当作军费。
导读:左宗棠和李鸿章,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从洋务运动之后整个中国后来90年的引领者,这两人属于不同阵营,却出自同一集团,都出于曾国藩的湘军大帐之下,不过当李鸿章还只是一介文书的时候,左宗棠就已经是杨秀清的座上宾客了,不仅是杨秀清,即使是在当时的帝国实际上的元首慈禧老太婆心中,左宗棠的地位也是明显高过李鸿章的,慈禧对左宗棠的心态是有目共睹的尊仰有加,但是对李鸿章,恐怕大多数时候应该是被逼无奈的一种态度,纯属利用,没用就扔,就如曾国藩所言,李少荃这个人就是太会做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