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博山是中国四大琉璃产地之首,有琉璃之乡的称谓,在琉璃界有“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博山”一说。琉璃制品在我国的最早发现可追溯到西周。唐代尤其发达,宋代称“药玉”,明代称“硝子玉”,清代称“料器”,民间犹称“料器”。
◎周 乾故宫古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琉璃构件的大量运用。此处的琉璃,是指在初次烧造陶土制品的表面,附上以石英为主要成分、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的釉料,在低温下二次烧造而成的制品。宫中琉璃构件可见于瓦顶、墙体、影壁等部位。
来过淄博,逛过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和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的游客,都被那些精致又极具艺术感染力的陶瓷琉璃所吸引。其实,这只是淄博陶瓷琉璃浩瀚历史中的沧海一粟。作为中国陶瓷之都、琉璃之乡,淄博的陶瓷和琉璃琉各自发展了数千年,是世界上罕见的兼具陶、琉传统技艺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记者 李宏 海莲)走进介休,如同翻开一本厚重的历史长卷,回味无穷的故事俯拾皆是,介休因春秋五霸之晋文公名臣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介子推与东汉时期的教育家郭泰和北宋时期的名相文彦博被后人尊称为“介休三贤”,“寒食清明节”也发源于介休。
【来源:西楚网】当火光遇上玻璃,您的脑海里会展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在皂河龙运城景区,有一个被称为火焰上的非遗——火烧琉璃项目,在国庆假期吸引众多游客围观。一起去看看!临近傍晚,在皂河龙运城景区龙门渡商业街附近,非遗传承人谢志强正在为游客制作琉璃工艺品。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家非遗工坊内,一件件鱼皮工艺制品经过画稿、裁剪、拼接、缝制、粘贴等多道工序,由手工制作而成。鱼皮纹理的冰箱贴、福袋,雪花、雪人……非遗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给传统技艺注入新动能,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非遗文化传承中,将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的新故事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