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陈圣禹 实习记者 高源身怀绝技的“天坛大爷”、一身腱子肉的网红“撸铁”老人……这些吸引眼球的“硬核”健身方法,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可能并不适用。“锻炼还需要指导?遛遛弯、抻抻腿不就是锻炼了吗?”在此次调查中,不少北京老人都有这样的看法。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伟群 通讯员 毛行健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日前,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认知障碍照护专区的老人和家属,参加了一场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的游园会。“立防立治无问早晚”是这次活动的主题。
“这个叫素馨花,开出的白色伞状花,把它装饰在儿童自行车车篮上,多好看!现在用手机软件随手一拍,就能知道花名及其生长习性,这样也更加方便我合理布局。”在山阳镇金山豪庭小区17号楼前的一片近200平方米的小花园内,66岁的缪时旦指着刚种下的素馨花,满心欢喜地说道。小花园,大乾坤。
阮文明在磨好的石头上刻字 “平朔生活区有个叫阮文明的老人,可有创新意识哩,用别人扔了的废弃材料做了好多副手工象棋,有的卖了,有的送给了棋友。”连日来,本报记者接到许多朔州读者热线反映,这个老人好动脑筋,爱琢磨。
赵大爷和他制作的“打牌神器” 本报记者周宁摄襄阳晚报讯【记者周宁】在家属院内和邻居打牌娱乐,经常会遇到纸牌被风吹走的情况。80岁老人赵春芳突发奇想,自制“打牌神器”。邻居们纷纷点赞。赵大爷家住原建昌机械厂家属院。天气晴好时,他常到院子里和邻居们打牌消遣时光。
老人从货架上挑了两本小人书,走到朝南玻璃窗的桌子前坐定,仔细翻看。书不过手掌大小,内页依旧是黑白颜色,图片占了大半页纸,底下则是简单的文字故事。晨光罩在老人黑色的棉袄上,他看了一会儿,抿着嘴笑了,抬头对店主宋德龙说,“我今年75岁了,这还是我小时候看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