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一个二战德国老兵,苏联什么武器最厉害,他一定说“鬼炮”,如果你问一个美国老兵,中国人民志愿军什么武器最厉害,他一定说“原子炮”。其实,“鬼炮”和“原子炮”都是同一种武器,他有一个温柔的名字“喀秋莎”火箭炮,“喀秋莎”火箭炮命运多舛,差一点胎死腹中。1.
前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了抵御纳粹德军的侵略,付出了伤亡5000余万人的惨烈代价,是二战期间伤亡最为惨重的国家。在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喀秋莎》这首俄国民谣传遍了整个苏军,这歌声把姑娘的情爱和士兵们的英勇报国联系在了一起,使得战壕里的战士们得到了心灵的慰藉。
1950年11月30日,志愿军27军动用了5个团的兵力,由副军长詹大南统一指挥,对行进至新兴里的美7师31团发起突然袭击。从规模上来讲,这只是一场局部战斗,不足以影响整个战局。但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这场战斗又因为两支参战部队和最终的战果,成为朝鲜战争最为经典的一场战例。
火龙出水是一个装有多个小型火箭的龙形载体,载体外部固定安装助推的火药。一经点燃,这个载体就能够升空飞行,在到达敌人阵地后,小火箭便会经引信预先点燃一齐射杀伤敌人,这种武器的原理和我们今天说的“喀秋莎”基本相同。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朝鲜战场上,什么武器能为志愿军带来希望?那肯定是“喀秋莎”,什么武器能为美军带来噩梦?还是“喀秋莎”。看过电影《金刚川》的都记得一个画面,当一排排喀秋莎从天上划过,志愿军和美军都蒙了,随后美军的基地就像秋风扫落叶一般被密集炮火荡平。
1951年1月2日清晨,新任美军第8集团军军长李奇微给顶头上司麦克阿瑟写了一份新年贺卡,贺卡中李奇微颇有信心的向麦克阿瑟表示朝鲜战争形势一片大好,要不了多久美军就可以班师回国,结束这场战争,贺卡送出去后,李奇微像往常一样乘坐吉普车出发去前线视察,但眼前的场景却让他有些难以置信,大批南朝鲜军队正四处溃逃,他们手中的武器丢的丢散的散,后来李奇微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当时所看到的场景:“我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我向上帝祈祷,不要再目睹这样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