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乡手记|农村老家“散灯”记过去每年正月十五,农村老家有“散灯”的习俗,所谓“散灯”,其实就是正月十五晚上,人们用锯末加上棉籽皮和柴油搅拌在一起,用油纸包起拧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包,然后放到大街上点燃。
火树银花,人潮涌动,欢歌笑语,迎春祈福。有关记载最早见于明朝《帝京景物略·春场》“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径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径,即久迷不出,曰黄河九曲灯。九曲黄河灯阵”是我国古代军阵文化、社火文化、元宵节庆文化和祭祀文化深度融合的综合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