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和于大夫从零学中医》追求在非中医专业读者、普罗大众学习本系列内容后,能明白中医基本原理,掌握相应的核心操作,可以使用与此相关的中医、中药、针灸等知识对日常生活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安全、合理、有效的处理,突出中医真实而有效的预防保健,乃至的治疗作用。
在浩瀚的中医典籍中,《难经》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智慧,为我们揭示了人体与自然、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奥秘。其中,“八会穴”理论便是这颗璀璨明珠中尤为耀眼的一环。八会穴,作为一组特定的腧穴,不仅承载着古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更在中医的疾病治疗与养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八会穴汇总: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八会穴”是首创于 <难经>的一组特定腧穴 ,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这八个特定腧穴 ,除了能防治所在经脉的病症之外 ,还具有其特殊的调理作用 。
道医认为,人身上有八样物质是最重要的,即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此八样物质,是我们身体的精华,它们如果健康,身体也就健康。如何保护这八样物质?春秋战国时期,神医扁鹊(真名秦越人),是确立了人体奇经八脉的鼻祖之一,他所著《难经》一书中,提出了八会穴。
1、 任脉位于正前胸,心脏脾胃行不通;上连乳腺下子宫,万一不通变老翁;2、 督脉立于脊椎中,监督气血来运行;五脏六腑督脉宫,对应区域弯曲痛;3、胆经裤线重叠行,分泌紊乱变神经;嗜睡液汗疲倦态,腋窝肿胀后脑痛;淋巴发炎局部胖,眼花目黄有增生;4、 肝经对应胆经行,循环分泌掌控中;肤
舌诊顺口溜(1)舌之与苔,首须辨识;苔为苔垢,舌是本质。苔察气病,舌候血疾;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邪气浅深,察苔可知;脏腑虚实,舌质可识。(2)舌苔变化,各有分部:舌尖心肺,中央胃腑,舌根属肾,四畔脾土,舌之两旁。肝胆地步;另有一法,三脘分看,尖上根下,舌中中脘。
十二总 穴之临床与研究。王启 才教授的二十总穴缘于针灸界流传的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 合谷收”,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为“消化、养生三里留,腰背疼痛委中求” 等二十个常用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