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创刊40周年暨期刊影响力提升系列座谈会”收官之站——济南站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成功举办。本次座谈会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办、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山东大学影视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承办。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3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现代传播》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平台传播效果研究——202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
作者简介张阿利,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电影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戏剧与影视学研究与评论;侯丹丹,河南洛阳人,西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电影艺术创作理论研究。
10月14日至15日,由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山东大学中国影视文体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联合主办,《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文化研究》等提供学术支持的“历史与美学:中国影视的文体革命”学术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
在历经两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短片《李献计历险记》(2009)与《坏未来》(2013)之后,沉寂了十年的导演李阳终于推出了首部大荧幕长片《从21世纪安全撤离》。在走进电影院前,我曾担忧李阳创作能力与充满激情的表现力是否依旧在线,也怀疑他能否在长片上依旧保持短篇的水准。
12月28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等院校视听艺术委员会、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和江苏省电影家协会联合主办,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南京市电影电视动漫艺术家协会和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承办的“首届视听艺术大会暨青年视听创作与理论推优计划发布活动”在南京成功
作者:刘宏(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本刊学术顾问);甄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博士研究生候选人)来源:《青年记者》2024年第9期导 读:本文将以公共屏幕作为研究起点,梳理屏幕媒介的发展流变,探寻政府对公共屏幕投入减少的原因,并思考公共屏幕存在的意义。
作者:方堃(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贾偲雨(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来源:《青年记者》2024年第12期导 读:基于现有对跨媒介叙事的研究,本文将对其进一步补充,分析跨媒介叙事如何在国家政策、数字技术和受众诉求三重因素的影响下走向创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