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继明教授认为:“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摒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那么,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应以何种价值理论为基础,才能对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做出科学的逻辑一致的解释呢?
但是,我觉得在现时代,仅仅探讨“资本”已经适合不了实践的发展需要了。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曾经提到:“围绕用立法手段限制工时问题而展开的斗争所以更加激烈,撇开利润贪求者的惊慌不谈,是因为这里的问题涉及一个大的争论,即构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实质的供求规律的盲目统治和构成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实质的由社会预见指导社会生产之间的争论。
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和写作,就是站在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从商品生产的起源、唯物史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劳动价值论、唯物主义认识论、商品拜物教到资本拜物教、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劳动力商品、资本的具体运行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等多角度、全方位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的这种错误观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不是物,而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一板上钉钉的科学论断,这是人类思想发展史对“资本”认识的飞跃和根本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