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万物皆由能量组成,一切生命,无论其形态如何,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它们的运动,不过是能量在磁场中的共振与共鸣。无论是微小的细胞还是庞大的星系,都是由能量构成的。这些能量在磁场的引导下,会形成共振,从而影响生命的状态和命运。根据量子力学的著名共识:万物都是振动。
无论你在哪里,你都是宇宙的中心。因为宇宙的每一个部分都在以你为中心旋转。你所看到的一切,听到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与你频率相同的东西。你的思想就是宇宙的能量,你的信念就是宇宙的法则。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组成。
宇宙和人体都有各自的能量频率,理论上,人能与宇宙同频共振,实现天人合一,吸纳先天能量。但后天的主观欲念,如固执己见、杂念欲望等,会打乱人体振动频率,使人无法接收宇宙高维的能量与信息,长期如此,健康、智慧、运气都会变差。
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薛定谔,在1935年的论文中提出了量子纠缠态的概念:“若有两个已知系统,在某种已知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相互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相互作用后两个系统又被分离开来,这时它们便无法再像先前那样各自用一个表达式来描述。
一切存在的共性是能量波波态是看不到的(空),粒态是看的到的(色)。粒子是波动干涉形成的相,即两个能量波在空中产生干涉,使得局部能量增益加倍、局部能量抵消,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他会形成空间相对稳定的能量干涉的呈现,这个相对稳定的能量结构就叫做相。
世间万事万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规律。了解了事物的运行规律,那么就等同于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在遇到问题时,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教父》中有一句话:“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第24章,讲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即如何立道与行道。从《道德经》行文结构和说理逻辑上看,老子隔几章就会描述一下道的“样子”,以及如何才能体会大道、遵行大道,并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如何以道治国,以道修身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