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描写的唐代贞观年间玄奘取经的故事,吴承恩撰写《西游记》是在明朝嘉靖年间,无论是唐朝还是明朝道教都是上至皇帝下至黎民崇尚的宗教之一,道士的地位和形象应该说还是比较光鲜的,但是《西游记》中的道士为什么总是负面形象居多呢?《西游记》中的道士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仙道和妖道。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路过乌鸡国时,死去三年的乌鸡国国王夜里给唐僧托梦,述说三年前钟南山全真道士如何引他至御花园八角井边把他推入井中之事。述说其中冤屈,并请唐僧为他报仇,然后将手中的金厢白玉圭给他,作为这件事情的信物。
从金大定七年,公元1147年王重阳开始收徒传教开始,到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总共大概220年,全真教做为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宗教,总共经历了17位掌教,除去寿元不详的,平均寿元68岁,寿元最高的是第6代掌教尹志平,寿元82岁,寿元最低的是第9代掌教张志敬,寿元51岁。
丙申猴年还有一个月结束了,不知道这个猴年对你来说是否意义重大,但至少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那就是李天飞。李天飞原本是中华书局的一名编辑,但从他在北京大学读古典文献专业时做的一件事情直至这个猴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件事和猴年有关,也和《西游记》有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逐渐进入瓶颈期,针对这一状况,有研究者提出悬置名著之说,引起学界热议。对研究者来说,将名著悬置起来毕竟是一件很难割舍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愿割舍,研究之路又该如何走下去呢?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考验性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