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不退的出国求学热,是在寻求什么?□一华独秀/文教育好下一代,是中国父母一直都视为比生命都重要的“梦幻事业”。在很多家庭里,“砸锅卖铁”一方面反映了经济与现实之间相悖的无奈,另一方面却成了很多父母为了教育孩子而打算鞠躬尽瘁的写照。
朋友儿子去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还找了个洋媳妇苏珊。如今,小孙子托比已经3岁了。今年夏天,朋友儿子为她申请了探亲签证。在美国待了三个月,洋媳妇苏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朋友这个中国婆婆大开眼界。以下这些事我朋友讲述的。
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每个国家的父母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我们有时也要学习借鉴一下,取其精华,现在就来看看英国父母对孩子的五种教育。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以某个从来不出去乱跑的孩子作为榜样来教育我们。要乖,要听话,不捣蛋的孩子似乎更赢得父母的赞赏。
当我们不再把自己视为某一类人,并且认识到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与各种地位和性格的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和各个时代的其他人建立联系的时候,我们就该发起一场伟大的教育革命了。我们将变得敏感和聪明——卑谦和虔诚,并能认识到整个人生的职责和欢乐。
乔治·卡特林写给路易丝·卡特林 George Catlin to Louise Catlin 乔治·卡特林(1796—1872),美国画家、作家、旅行家。他在25岁时就离开了妻子和儿女,全身心投入为印第安人画像的事业。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西方家庭。一天,孩子放学后,在客厅里玩篮球,忽然,篮球打落书架上一个花瓶,“咚”的一声,花瓶重重地摔到地板上,瓶口摔掉一大块。这不是摆设品,而是祖上传下波旁王朝时期的古董。孩子慌忙把碎片用胶水粘起来,胆战心惊地放回原位。当天晚上,母亲发现花瓶有些“变化”。
10月12日,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宇航员Samantha上传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她拍摄的是渤海湾和北京的白天与夜景,并为作品配上了中国古代名篇“兰亭集序”中描述宇宙景观的语句,随附英文翻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对于小孩的教育方式中西方大不同,看完西方人教育小孩的方式,深深觉得中国的家长头脑是否要灵活变通一点呢?以下就来中西方小孩行为比一比,家长们对于这些行为所採取的对策一定会让你哑口无言,原来我们就是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1.放学时家长晚来接走,自己先直接回家。
性教育其实从孩子一出生,从父母给予孩子第一次亲吻、第一个拥抱时,便已开始。日本1、幼儿园利用游泳课进行性别教育在日本,幼儿园通常要开设游泳课,老师们会在此时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通常会问:“男孩子与女孩子什么地方不一样?”孩子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尿尿的地方不一样”“男生有小鸡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