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海鲜,可能很多人会想到这是沿海城市的特产。但近日,在地处内陆、被称作“离海最远的地方”——新疆,迎来了“海鲜”大丰收。很多人有疑问:内陆没有“海”,如何养“海鲜”?答案指向一个关键词——“海鲜陆养”模式。“海鲜陆养”模式是什么?
今年中秋节与国庆节“合体”,下周适逢两节,螃蟹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热销季。不只螃蟹,鱼类、贝类等海产品的销量也渐渐上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泉镇工作人员在捕捞养殖的螃蟹。提到吃海鲜,很多人都会想到沿海城市,似乎只有在海边才能吃到最新鲜的海鲜。
新疆海鲜火了——天山南北,渔歌欢唱。新疆海鲜大丰收,“新鲜”管够!三文鱼、罗非鱼、南美白对虾……近日,在新疆这个深处内陆、被称作“离海最远的地方”,迎来了“海鲜”大丰收。这些产自新疆的“虾兵蟹将”个大肉厚,销往全国市场以及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
新疆“海鲜”爆火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嘛?新疆为什么可以养海鲜?近年来,新疆的“海鲜”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热议。很多人都好奇,作为一个内陆的地方,新疆究竟是如何养海鲜的呢?本文将从水产养殖的现状、适宜条件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解答这个问题。
潮新闻 记者 肖淙文 黄宁璐 朱高祥 金檬 通讯员 郑俊朋 沈恒阳农创客徐建刚在杭州建德的高山上,搭建起一片人工“大海”养殖海鲜。记者 林云龙 摄新疆“海鲜”火了。从高山湖泊到戈壁荒漠,天山南北,渔歌欢唱。
原标题:【甘快看】沿着长城看中国|甘肃没有海,但能产海鲜甘肃省张掖市虽然深居内陆,但这里的市民却能吃到鲜活的热带水产。据丰森农渔的李志刚介绍,他们通过技术研发,实现了“海鲜陆养”,如今已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鲈鱼、鳜鱼等多种水产,极大地丰富了市民们的餐桌选择。
随着设施渔业的发展,海鲜养殖也不再是沿海城市的专利。近日,首批来自重庆大足的南美白对虾在盒马上市,基地通过培育类似海洋的封闭生态系统,实现海虾的工厂化、规模化养殖,让本地人吃上了土生土长的新鲜海鲜。产地缩短1000公里 让海鲜更新鲜“轻点!轻点!小心它蹦出来。
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钱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提到吃海鲜,大家首先会想到沿海城市,似乎只有在海边才能吃到最新鲜的海鲜。但近期,新疆、宁夏、甘肃等内陆地区陆续迎来了大白虾、青蟹等海鲜大丰收。很多人会有疑惑,内陆没有海,如何养“海鲜”?
日前,新疆阿勒泰阿苇滩镇萨斯克巴斯陶村的养殖区内,养殖户打捞螃蟹。 视觉中国 供图 近日,在地处内陆、被称作“离海最远的地方”——新疆,迎来了“海鲜”大丰收。很多人有疑问:内陆没有“海”,如何养“海鲜”?答案指向一个关键词——“海鲜陆养”模式。
阳信县水落坡镇小刘村和大刘村,两个不挨河、不沿海的村,最近一段时间却颇受海鲜批发商的关注,为啥?原来是这两个村46个养殖池的南美白对虾丰收了,目前正在大量出货。尹洪增(左)李林(中)正在查看捕捞的南美白对虾个头。内陆平原农村,为啥会盛产南美白对虾?
近日,在地处内陆、被称作“离海最远的地方”——新疆,迎来了一场“海鲜”大丰收。新疆尼勒克县的三文鱼养殖喜获丰收,今年预计将实现3000吨量产的“小目标”。内陆量产“海鲜”让网友们乐开了花:“江浙沪等偏远地区不包邮,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新疆了!
在山东提到海鲜,首先想到的就是占据中国近六分之一海岸线的青岛、烟台、威海、滨州等沿海7市,似乎只有在那里才能吃到最新鲜的海鲜。可令人意外的是,元旦之际,位于鲁西南的鄄城县,上市了一批当地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鲁西南是内陆地区,距离鄄城最近的海边是在400多公里外的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