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新生儿希希(化名)出世后没几天便出现新生儿黄疸,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回家继续口服药物巩固治疗。然而,回家后希希的黄疸仍反复且加重。近日,家人带他来到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复旦儿科安徽医院)救治。
“月嫂说只是母乳性黄疸,无需担心……”当舒舒妈妈终于发现自己孩子黄疸持续两个月不退的成因竟然是“先天性甲状腺低能症”的时候,她泣不成声。今年五月,舒舒八斤半出生后,大家都觉得这个胖宝宝真是好带得不得了。睡觉多,不喜动,不爱哭,哭的时候声音也不大,真是一个个性温柔的孩子。
遇到新生儿黄疸,老一辈很多都会这样说,而医生总会叮嘱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变化,及时就医治疗。广医三院新生儿科吴繁主任医师、黄小霞医师表示,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新生儿出生一周内,90%的早产儿和85%的足月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12月19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特需门诊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他的母亲一进门就向王主任拿出了基因检测报告,平静的述说着自己的孩子 有两个不常见的基因变异,上周刚刚经历过输血 、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等情况,从出生到现在三个月以来 辗转在不同的医院住院,在家仅呆过十几天....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刘少红“医生,请你看看,孩子怎么越来越黄了?”日前,长沙的黄女士带着女儿云云心急火燎地赶到湖南省儿童医院。黄女士介绍,近段时间以来,云云一天比一天黄。经检查,云云全身发黄,并且持续加重,黄疸相关指标高出正常值数十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新生儿黄疸分类!通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1.生理性黄疸特点:①一般情况良好。②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期,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迟可延长到3-4周。
新生儿出生不到24小时,出现黄疸、精神萎靡,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是正常值的三四倍,医生分析很可能是新生儿溶血病。后续检查证实了医生的判断,患儿是极其罕见的MNS血型不合引发的溶血病。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患儿转危为安,近日康复出院。
生化检查:总胆红素302 μmol/L,直接胆红素180.5 μmol/L,白蛋白30.4 g/L,谷丙转氨酶388 U/L,谷草转氨酶1620 U/L,碱性磷酸酶1019 U/L,谷氨酰转肽酶77 U/L,总胆汁酸220.3 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