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邀帮忙拍了养发饮,感觉好像比较热门,分享一下我拍的过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按照时间要求,点击“前往配药”,会有三个简单的选择题:第一个问大便是否溏泻,第二个问是不是孕妇未成年什么的,第三个忘记了接下来正常网购程序,拍下需要的份数,填写地址,然后付款。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倩玮 石怡锋 杨朝波 实习生 廖欣颖 通讯员 徐思鹏杭州秋风起,金灿灿的季节向市民走来。天气转凉有点突然,还有人对天气变化带来的“秃然”有点无奈。最近,关于秋季脱发、白发的话题讨论引发关注。“洗完头,下水道堵了。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茜 当代的年轻人越发“脆皮”:秃顶、发福、消化不良、睡眠障碍……叠加起来,便“无可救药”地EMO了。不知从何时开始,“新中式养生”席卷各大社交平台,在年轻人中掀起“大风大浪”。不氪金的养生没有灵魂,辛苦赚来的加班费都奉献给了“养生投资”。
华声在线7月17日讯(实习生 余峂潇 记者 胡杏子 黄梅)“这个夏天,没想到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医院。”炎炎夏日,各花式饮品一如往年重回热榜。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不少消费者感叹,夏季第一批“重磅”上新的饮品,竟然在中药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晚上好。进入三伏天,晒背悄然成了养生新“顶流”。从天台到绿地、沙滩,都成了晒背好去处。“10天瘦4斤”“眼神都变清澈了”,社交媒体上,不少“自来水”现身说法,立竿见影的效果,让不少人颇为心动。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包勇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推出养发饮,上线首日开出2000帖,第二天直冲20000帖;浙江省中医院推出乌梅汤2.0版,上线24小时共配出115万多帖……传统中药何以能走出药房,成为“现象级”爆款?中药茶饮“出圈”的背后,折射出浙江对历史经典产业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来源:【中国医药报】□ 刘钢不久前,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推出一款“养发饮”,由于其价格便宜,适用人群广泛,因此生意火爆,上线首日即销售了2000多包,最高日销量达14万包。畅销产品“养发饮”是药品吗?该医院在网上销售此类产品是否合法?这些问题值得监管部门关注。
潮新闻 记者 张蓉 章然 实习生 邓兰馨最近,上海一家新开张的冰淇淋店凭借独特的中药草本口味走红,每天吸引数百人排队购买,日销量超千份。其中,薄荷西瓜霜、野菊开心果、烟熏乌梅、山楂佛手柑、川贝枇杷膏等热门口味冰淇淋,一上线就卖断货。
浙江省中医院推出的“乌梅汤2.0”版中药代茶饮。 图/浙江省中医院供图“我的乌梅汤终于到货了!”经过8天等待,汤乐鑫在互联网医院抢购的“乌梅汤2.0版”终于到手。当天晚上,她就迫不及待地泡煮了一袋尝了尝,“酸酸的,回味有甘甜,我希望和网上说的一样,这个夏天真的能瘦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