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沉寂了数月的茶树吐出新芽,茗茶飘香。置身8万亩的茶园基地,茶农们身挎茶篓,穿梭其中“掐嫩取鲜”。在这里,你还可以邂逅隔山对唱客家山歌的情景,农忙之余停歇煮茶的炉烟袅袅最是惬意。羊城晚报《大美岭南》第90站走进中国蝉茶之乡河源市紫金县,带您感受茶香四溢的绿色芬芳。
后世河源官员、乡贤都对文天祥二女墓进行修葺、保护,并为之铭曰:“宋丙火,岁丙子,帝播迁,国委靡。文丞相,冒艰虞,举义旗,奋忠谟。姝二女,讳定、寿。流离中,骸骨瘦。河源境,三角乡,疾弗药,倏云亡。魂飘飘,一杯土。寄荒山,泣风雨。集杜诗,语非诬。《仙女桥》,名一孤。
在中国博大精湛的茶文化中,客家擂茶是一枝独秀的奇葩;其以古朴见奇趣,以保健见奇效,自古闻名遐迩,是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擂茶是客家人的一种传统饮食文化。它具有生津止渴、防风去暑,消腹胀、助消化的作用。它的食法随各地的风俗习惯而变化。这里介绍的是紫金县南岭的客家擂茶。
4月22日,河源市紫金县举办南岭镇德先楼旅游项目建设招商投资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并召开浙江省广东商会、温州市广东商会考察交流座谈会,加强双方沟通交流,商议合作领域,携手开启合作共赢新篇章,助推紫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紫金县,位于广东省东中部、河源市东南部、东江中游东岸、韩江上游,是韩江的发源地,东接五华县,西与博罗县隔东江相望,西南与惠州市惠城区相接,南与惠东县相邻,东南与陆河、海丰县毗邻,西北与源城区相邻,北界东源县。
明弘治十年,德宏公之十世孙天伦公又由五华华阳移居中坝,至今也整整500年了,稍晚一点入籍永安的沨四郎派帷先公后裔——皎公,则在明穆宗隆庆元年由南雄珠玑巷,取道韶州、惠州、辗转迁徙,最后到达古竹魁溪、孔埔、隔田立籍,比永安设县也还早二年。
【来源:国家预警发布】【预警更新】[紫金分镇暴雨橙色预警]过去1小时,我县南岭镇雨量已超过50毫米,预计强降水仍将持续,紫金县气象台于2024年8月29日12时39分将紫金县南岭镇、苏区镇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其余乡镇暴雨黄色预警信号继续生效,请注意防御。
人们常说地理与气候塑造了人类文明而地理条件尤其是那些高耸入云抑或连绵不绝的山脉又细致雕刻出不同的天气气候环境在我们脚下的这片神奇土地上就有着一批苍山翠岭深刻影响着天气气候同时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与宝藏这一期,我们来到南岭南岭,不仅是山两个字颠倒一下便是“岭南”它是“五岭逶迤腾细浪”它
近日,河源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2023年度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工作考核结果的通报。其中,东源县、紫金县获评“优秀”等次,源城区、连平县、江东新区、和平县、龙川县获评“良好”等次。2023年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开局之年。
古大存,五华县梅林镇优河村人,是粤东地区与彭湃齐名的农运先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的创建者和东江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先后担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常委、军委书记、东江苏维埃政府副委员长、东江红军总指挥、红十一军军长。
茶农穿梭茶林间,娴熟地采摘着嫩绿的新芽。 张浩森 摄南方日报讯 每年清明节前后是采茶、制茶的最佳时期。4月9日,笔者走进位于河源市紫金县南岭镇庄田村森艺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茶叶种植基地,百亩茶园尽收眼底。茶农穿梭茶林间,娴熟地采摘着嫩绿的新芽。“去年茶场茶叶年产量达3.
近日,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团队在河源紫金县南岭镇发现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植物,经鉴定为筒冠花,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确定是广东省新分布物种。12月21日,保护区科研成员钟智明向南都记者介绍,筒冠花的发现丰富了广东植物多样性的资料,也能为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