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正式揭牌已有数月。4月28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今年以来,我省把建设辽宁实验室作为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抓手,协调沈阳、大连两市和相关单位扎实推进辽宁实验室高标准建设。
9月5日,在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揭牌仪式后,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胡玉亭在中科院大连能源学院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两个实验室建设发展,强调要创新体制机制,创优发展生态,奋力实现率先建成、率先运行、率先出成果目标,更好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助力大连当好东北振兴发展“跳高队”。
中新网沈阳6月8日电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辽宁实验室建设发展,辽宁省决定在沈阳市浑南区规划建设沈阳浑南科技城,着力打造沈大科创走廊创新发展核心区、东北新旧动能转换的策源地、环渤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东北亚地区科技创新的增长极。
“集聚科研人员582人、两院院士17人,与一批龙头企业共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6个,启动实施重点科研项目56项。”在日前举行的辽宁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该省科技厅厅长蔡睿介绍了辽宁实验室揭牌一年来取得的进展。
12月18日,“中国改革(2024)年会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地方实践高层研讨会”上,“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征集活动”案例名单发布,“辽宁省大连市:高标准建设辽宁实验室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获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改革案例典型。
去年9月,辽宁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洁净能源与精细化工等优势科技和产业领域,以全新体制机制,正式揭牌启动组建材料、辽河、滨海和黄海四家辽宁实验室。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家辽宁实验室一年来的建设成果。
辽宁四大实验室基础条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逐步健全科研产出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为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3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产业集群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和力量,2022年9月5日,我省聚焦新材
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 2023年9月7日上午10时30分,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辽宁实验室揭牌一周年新闻发布会,省科技厅主要负责人介绍我省推进辽宁实验室建设总体情况,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各自实验室建设进展相关情况并回答提问。
如今,经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沈阳浑南科技城等科创空间的快速发展,全市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壮大。目前,全市科创平台总量已经达到1705家,带动高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增长。细胞技术是当前生物医疗科技竞争的新赛道。
金风催谷熟,北国添药香。9月12日,北方药谷德生(沈阳)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物药国际CDMO基地二期项目A阶段工程落成投产仪式举行,标志着沈阳三生制药携手中德产业园打造的“北方药谷”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入职即受重用,来了就有舞台!”辽宁沈阳细胞中心实验楼里,从深圳返回老家沈阳的葛昱彤感慨,“这和我以前对家乡的感受,可真不一样。”曾经,受体制机制固化等因素的影响,辽宁陷入“经济衰退—人才流失”的窘境。人才干事没平台,成果转化用不了,“孔雀”纷纷“东南飞”。
但回顾肿瘤学科发展的一个多世纪历史,人们注意到:20世纪初肿瘤患者很少有长期生存的希望,但到上世纪90年代,已有很大比例的肿瘤患者存活5年以上,而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治疗理念的更新,肿瘤患者的生存期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
年初以来,沈阳市加快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厚植新质生产力成长土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一批国产航空航天装备吸引了全球目光。航空航天装备对精密铸造有着极高需求。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医学研究中心赵德伟教授作为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会长,带领中山医院骨科团队应邀参加了这个国际上参与国家最广,参会人数最多的显微修复外科专业会议并作主题报告。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 打造高精尖骨病诊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