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含金量大家都知道,越往前含金量越高,特别是80年代和70年代末,只要上了大学那么全家都会好起来。上了大学你算是直接参与工作,每个月都会给你一定的补贴,等到大学毕业后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想方设法的出去找工作当社畜,直接给你安排岗位,还是那种领导岗位。
而在八十年代毕业的中专生,他们也到了“过五奔六”的年纪了,有的60后中专生甚至都已经退休几年了。提起八十年代毕业中专生,可以说比考当下考公务员的难度还要高,录取率只在区区5%至8%,他们是否可以认定为是那个年代的“人中龙凤”呢?
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关海芳 胡玲玲 实习生 磨嘉)22日,广西高考放榜,一批高分的优秀考生随之进入我们的视野。他们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有没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6月23日,记者采访了4位高分考生。英语学霸陈盈宇。
《临终诗》有言:“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基于我国历史观念的影响,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人也是非常重视学习成绩的,那些在学校里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来说都会被我们称为是“学霸”,而这些人也会成为很多学生学习的对象。曾经,在中国出现过这样一位天才学霸,她在高中的时候英语水平就已经达到了能够同声传译的程度,除此之外,在参加过美国的“高考”之后,她也以七科接近满分的成绩成功征服了剑桥大学。
最近,广东深圳居民拍到的一幕引发关注: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在街头手举广告,表示自己在抖音免费教英语。很多人都曾“疯狂”学习英语,像青春电影中那样在耳机里把磁带倒带了一遍又一遍,在一摞一摞的英语报纸里翻找那某一张,在每日清晨的太阳里朗读英语。
文✎喵喵编辑✎科学侦查喵这是我国高考历史上分数最高的3个人。749分的他只能排到第三名,第一名满分却引发国人愤怒,背上“忘恩负义”的名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今他们过得怎么样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认识认识,这3位国内高考史上的传奇人物。
周六早晨9点,田子坊的店铺尚未开门,孙青锋开始接受采访。他虽然笑言自己只是“高中生”,但因为喜欢英语,读书时便订阅了《中国日报》,这对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陕西农村来说多么稀奇,因此孙青锋高考时的英语接近满分;事实上他阅读涉猎很广,他称之为“复式的知识结构”,家有3个书房,随便在哪儿都可以读,藏书5000多本,有时间就读书,为了弥补少时偏科英语的遗憾,他又自学高等数学、几何、物理等,就因为柏拉图学园门口写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
1987年的高考各门满分:语文:120化学:100数学:120英语:100政治:100物理:100生物:70总分:710我当时总分527.很低吧,放在现在也就是个二本而已。但历史的时间必须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