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读书学习,修身养心,治理国家,制胜法宝。五岁读书,忘了玩耍,忘了寝食。受父亲顺治皇帝的熏陶和要求,康熙从五岁就开始认字,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时读书痴迷,忘了玩耍,忘了寝食。
作者:徐昌盛陶渊明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被称为“田园诗派之鼻祖”,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陶渊明一生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躬耕田园,这种清高耿介、勤劳朴素的品格与其家风熏染是分不开的。陶渊明的高祖母湛氏被誉为中华“四大贤母”之一,其子就是陶渊明的曾祖、晋代名臣陶侃。
名人勤学、励志、育人、齐家、治国等小故事是非常好的作文素材,中小学生作文最常见的现象写不长且内容空洞,主要原因是缺乏日积月累的作文好素材,如果在暑假期间,能快速搜集掌握大量的作文素材,秋季开学以后,写作文时内容充实,有理有据,妙笔生花。
匡衡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不陌生,毕竟是从小学时候就进入到我们脑子里甚至是刻入到我们心底的一个古代名人,说起他“凿壁借光”的典故那就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如果你要是忘了,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回忆一下。
【探源撷趣】囊萤夜读的典故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晋书》记载,东晋车胤(字武子)“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及长,“机悟敏速,甚有乡曲之誉”,后“显于朝廷”,“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
作为蜚声古今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在当时是安邦济世、勇于革新的能臣干吏,他不仅以拳拳报国之忠让人景仰有加,而且以发奋苦读的经历令人敬佩不已,比如“划粥断齑”的故事,便是对他学习精神的现身说法,告诉了我们成才的不二法门:刻苦读书学习。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省阜南县王化镇吕家岗)人。东汉末年名将。早年依附姊夫邓当,跟随孙策征战,以胆气著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吕蒙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
上面这段文字,是曾国藩评价康熙的,熟悉历史的人可能也知道,康熙的文治武功未必是古代皇帝中的第一人,但是单以各种学问而言,康熙要说自己是第二,估计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那么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为什么能这么博学呢?
青花釉里红魁星图瓶红漆戗金缠枝纹杆笔徐渭 《黄甲图》轴三甲传胪插屏五子登科年画红漆墨书状元及第字斗范仲淹 《道服赞》“人生惟有读书好”石章黄庭坚 《杜甫寄贺兰铦诗页》青玉圆雕魁星◎王建南展览: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展期:2023年1月16日-4月2日地点:故宫博物院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