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召开耳聋基因治疗成果·合成生物学研讨会。该院耳聋基因治疗团队又一新成果在全球顶级医学杂志《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这是中国首次在《自然医学》杂志发表耳聋基因治疗方面的创新成果。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在耳朵上打一针,用一点药,就能让孩子听到声音,能讲话!”作为一名聋哑儿童的母亲,王青(化名)至今都难以相信。但当孩子第一次对声音有反应,第一次喊妈妈的时候,那种喜极而泣的幸福感却如此真实。
平报融媒记者王春霞 通讯员韩梦佳“幸亏手术及时,俺家老婆子的病才没有耽误,太感谢咱保健院的大夫们了!”4月8日,郏县妇幼保健院外科病房里,患者李妮儿的家属感激地说道。听不到、说不出,病痛缠身受煎熬李妮儿今年54岁,家住郏县堂街镇小谢庄村,是一名先天性聋哑人,同时属于低保家庭。
【来源:新民晚报】国际聋人日,不仅是对全球聋人群体的致敬,更是提醒耳鼻咽喉科医生及整个社会,着重关注听力健康的重要性及聋人群体所面临的独特挑战。耳鼻咽喉科专业医生有责任深入探讨听力损失的机制、预防策略、最新治疗方法以及如何提高聋人群体的生活质量。
笔尖传温情!聋哑老人突发卒中,医生用纸笔沟通顺利完成手术_大武汉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0日讯 “您试着像我这样转一下手,动一动……嗯,恢复得还不错……”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李星查房时看到严老伯(化姓)手上的肌力已基本恢复正常,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训练,年龄很重要,听力再好的听障孩子,如果进行听力语言训练的时间晚,年龄大,其训练效果也会受影响,大龄的听障儿童声带僵硬,说出来的话,声音十分的难听,而同样听力水平的孩子,如果从小训练,长大之后,其发音效果也仍然十分的好,不会出现那种很难听的声音,语言的理解能力,对社会事物的认知能力,对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道理的理解能力,都要比大龄孩子要好的多,因此,早发现孩子的耳聋,早佩带助听器,早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通讯员 陈艳文 洪芷瑄“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拥抱,我又回来了。”8月1日,62岁的姜先生(化姓)在武汉市第四医院摘下蒙住左眼的纱布后,用双手比画着。聋哑患者姜先生患有双眼白内障,左眼手术让这位患者眼里重新有了光,等恢复一段时间后,他再接受右眼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