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原子能研究所2月9日发布消息称,在去年12月的实验中,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反应堆——欧洲联合环状反应堆在5秒内产生了59兆焦耳的持续能量,打破了该装置在1997年创下的约22兆焦耳聚变能量的纪录,创造了新的世界能源纪录。
《科创板日报》12月18日讯人类在核聚变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10月,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成功“点火”两次,即实现可控核聚变净能量增益,让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多于这一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至此美国科学家成功将点火次数增至四次。
《科创板日报》1月7日讯在AI发展对电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核聚变被视作开启无限能源的终极答案。现如今,这一领域又有望迎来新进展。近日,OpenAI CEO奥尔特曼接受采访时表示,核聚变技术或将取得重大突破。他预测,其投资的公司Helion将“很快”演示净能量增益核聚变。
这是氢原子可以开始融合成氦的阈值,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可持续的能源。这项重大突破还没有达到中国科学家在2021年创造的1.2亿摄氏度的纪录,但是与美国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的同事合作的牛津郡专家们表示,托卡马克能源公司的反应堆更小,运行时的等离子体加热功率更小,这可能为第一个聚变电站铺平道路。
Degrave J, Felici F, Buchli J, et al. Magnetic control of tokamak plasmas throug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Nature, 2022, 602: 414-419.
·当地时间12月5日上午1:03,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使用192束强大的激光束击中了只有胡椒大小的氢同位素的固体目标。实验向目标输入了2.05兆焦耳的能量,产生了3.15兆焦耳的聚变能量输出,能量增益达到153%。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里的装置。
全球科学家一直希望以“核聚变”技术打造出“人造太阳”,获得大量洁净能源。美国加州科学家获得重要突破,首次在核聚变反应中取得“净能量增益”,即产生的能源大于消耗的能源。当地时间13日,美国能源部就这项“重大科学突破”举行记者会。
1月20日,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纪录。这一位于安徽合肥的实验装置,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什么是“人造太阳”?这一实验突破究竟意味着什么?人类离核聚变发电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