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我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一年四季没日没夜地为了别人的孩子累得七死八活,但是最后并没有得到别人的肯定和理解。现在我懂了,一旦成了旁观者,眼里永远只有质疑和批判,他们从不会试图理解,即便孩子终归是他们的。
白木把时间和精力还给老师们,湖南“教师负担码上报”小程序(以下简称“码上报”)上线。凡是违反《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要求、加重中小学教师负担的各类事项,可线上通过小程序反映问题。(2月26日湘微教育)教育内卷之下,孩子辛苦,家长辛苦,所以要“双减”。
【来源:宁夏日报】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依法惩处对教师的侮辱、诽谤、恶意炒作等言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要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消息发布后,随即引发舆论热议。关于教育惩戒权的问题,社会各界一直都有不少讨论,与此相关的各种新闻,也不时引发热议。
□蒋璟璟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提出,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学校和有关部门要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支持教师维护合法权益。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李昌林)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出:“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这一政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严是爱、松是害,任意放纵出祸害。
最近,考研名师、千万粉丝网红张雪峰在直播中质疑高校的新传专业,成为这个夏天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有高校教授马上撰文反驳,要与张雪峰“比C刊”,引来网络上一片哗然。公共舆论场上,关于新闻传播学的看法也出现较大分歧,网友们也纷纷选边站队。
来源:【中国教师报】一年一度的盘点更像是一次辞旧迎新的仪式,点亮记忆,也廓清思考。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更加清晰。过去的一年,“双减”、新课标、网课等构成了丰富而生动的课堂改革图景。且看这一年的课改现象带来了哪些思考。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评论员 李海容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
来源:【中国教育报】在县域基础教育中,县域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长期以来,县中承载着无数县乡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殷切期待,对县域经济发展发挥着循序渐进的长期效应。加强县中教师能力素养是提升县中教育质量的关键。
“AI给我带来了好运气。”11月16日晚上,58岁的刘宝菊乐呵呵地在她的退休生活日记中写道。她来自河南郑州,是一名退休教师,因为用AI辅助做科普实验受到关注。1988年,刘宝菊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便投身于教育事业,是河南省实验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教师工作一干就是33年。